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孩子上幼兒園後,經常見到各種個性的家長,有些家長的特徵非常具有代表性。

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一、事無俱細的家長。

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二、焦慮不安型。有的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十分不放心,總擔心孩子受委屈,幾乎每天都要查看監控。遇到孩子入園分離焦慮時,有的家長拉著孩子不撒手在幼兒園陪吃飯陪安慰。往往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差些。

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三、不依不饒型。剛上幼兒園了的小朋友們剛進入集體生活,一切要從頭適應,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小朋友之間難免鬧些小矛盾,或者在遊戲中有摔倒的情況。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太陽、小皇帝,可是有的媽媽太大驚小怪,孩子一旦有些小磕小碰,必然要去幼兒園找老師理論。寶媽就遇到過因為孩子在幼兒園時耳朵後面被蚊子叮了一個包,家長非說她家小孩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告到園長那。

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四、意見領袖型。有些家長特別有主見,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響應老師的號召。他們認真對待學校發的每一份文件,感到教學內容或形式不適合時,也會要求老師調整做法以更適應孩子的需求。他們會抓住任何機會要求孩子自己承擔班級管理的角色,向老師爭取孩子的表現機會。特別是如孩子感到受到不合理對待時,家長會立刻出面與老師交涉,甚至聯合其他家長向學校和老師施壓,這種家長讓老師即喜歡又害怕。

耳朵被蚊子叮個包就懷疑孩子被打,這種奇葩家長,你遇到過嗎

幼兒園老師要面對三十多個孩子,同時還要應對來園接送孩子的不同家長,其中包括小朋友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每個人的要求不同,口徑不一。老師對所有家長不可能面面俱到,還是理解第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