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歷史原因,養老金的差距是怎麼拉大的?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歷史原因,養老金的差距是怎麼拉大的?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歷史原因

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從總體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這是因為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是從企業開始的,企業先實行了社會化,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單位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差距。

具體說來,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形成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階段(1951-1978年),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期中國在退休政策上實行的是一軌制;

二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的探索階段(1978-1991年);

三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階段(1991年至2014年)。國家率先對企業養老制度進行社會保障改革,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為內核的"統賬結合"模式。機關和事業單位未列入改革範圍,依舊由國家財政完全撥付。這就形成了在養老制度上,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兩種截然不同的"雙軌"模式。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這標誌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養老金的差距是怎麼拉大的?

1990年,中國企業和機關職工年人均離退休費分別為1664元、2006元,差距並不大。2004年則分別為8081元、16532元,前者僅是後者的48.8%,差距十分明顯。

第一,從1995年起,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調整按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40%-60%調整,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則按同級在職職工工資增長率的90%調整。

第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增加還受益於1993年和2006年兩次工資改革,特別是2006年"工資套改"主要體現在工齡和職務上:工齡越長,職務越大,則漲幅越大,退休工資也按照這個漲幅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樣就人為地拉大雙軌制的差距。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引起關注和熱議

2012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對當前的養老體制進行改革、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高漲。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它的不合理性、不合法性問題突出。退休金雙軌制是對做出同等貢獻的企業職工的嚴重不公。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中表示,此次"壯士斷腕式"的改革讓養老金正式實現"並軌",最讓養老金研究者揚眉吐氣,對於事業單位甚至整個社會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