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吐槽,為什麼新東方國際學校不如鼎石學校出名?


俞敏洪吐槽,為什麼新東方國際學校不如鼎石學校出名?

如今,國內各類國際學校發展勢頭迅猛。即便以出國語培起家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也在八年前創辦了昌平新東方外國語學校。但是,與四年後冒出來的北京鼎石學校相比,新東方的國際學校顯得大不如人。


“現在,國內家庭尤其是精英家庭對於國際化教育存在巨大需求。可是,他們在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只有一個標準,就是‘高大上’。這既表現在對於全外教任課的‘高大上’,又表現在對於國際學校校園設施的‘高大上’。鼎石學校就是最好的例證,其投資額超過了15億元。”日前,在第二屆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俞敏洪的言外之意,就是表明昌平新東方外國語學校之所以“落後”於鼎石學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還不夠“高大上”。然而,新東方沒有大手筆投入國際學校的原因,則是由於俞敏洪認為,當前,新東方從事國內的國際教育體系建設,以及中外教學課程、教育理念的融合服務,遠比創辦國際學校更有意義。


俞敏洪表示,雖然國內的國際學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但卻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困惑:


一、教育主管部門對於國際學校的定義不清楚。

國際學校原本是為在華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教育的學校。而今,不僅面向外籍人士子女的國際學校開始招收中國學生,而且公辦學校國際部、民辦學校也紛紛開展國際教育。同時,很多國際學校還流於只是憑藉成績單以及託福、雅思、ACT\SAT成績,幫助國內學生申請海外院校。


二、國際學校課程體系定位不清楚。世界各地的國際學校基本都是全面引進相關國際課程,按照通行的方式招生、教學。然而,國內教育主管部門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國際化教育有著嚴格的規定,強調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教育。因此,在滿足政府要求的情況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同時,融入國際價值理念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三、國內學生的英文水平、學業水平與國際標準有差距。由於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規定,限制了與國際課程的全面接軌,致使國內學生的英文水平、學業水平無法滿足國際課程的學習要求。同時,國內中考之後,進入民辦國際學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結果。由此,導致了國際學校的高中課程體系傾向於出國考試培訓。


雖然國內的國際教育存在不少問題,但國內家庭對於國際教育的需求卻持續高漲。與此同時,各地政府部門、海外教育機構也紛紛看好中國國際學校的前景。俞敏洪透露,與新東方商談共建國際學校的城市不下10個,每週前來洽談合作的國外教育機構至少有一兩家。這說明,一方面,政府部門願意提供辦學場地、配套設施的支持,另一方面,國外教育資源盼望能夠與中國中小學開展全面合作。


但是,俞敏洪認為,中國的國際教育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還需要經歷5至10年的摸索階段。現在,很多人創辦國際學校,只是在做一個教育生意。事實上,創辦國際學校的根本目的,理應放在培養什麼樣孩子的問題、未來的國際社會需要什麼樣人才的問題。


俞敏洪感覺,當下國際學校的發展勢頭,與20年前國內民辦大學的狀態非常相像。隨著政策法規、課程體系的日益清晰,國內的民辦大學紛紛找準定位、步入正軌。因此,國際學校的發展並不是一部分人的意願就能左右的,這件事情不能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