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資管新規……如何保衛財富?

2018年上半年還有一個月即將結束,但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上半年黑天鵝頻繁飛出。國際市場中有石油價格上升、國際局勢進展、中美貿易糾紛等;國內有“一行兩會”改革、資管新規發佈等,無不影響著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這並不平靜的市場中,如何保衛財富?

過去十年間,中國GDP總量從2008年2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 2017年82.7萬億人民幣,在 GDP 增長的帶動下,中國財富管理市場高速發展,2016 年開始,金融監管趨嚴,在中央確立了“去槓桿、防風險”的基調下,監管政策開始 有序收緊。2017 年,銀監會開展“三三四”檢查,堅決診治,不留後手。2018 年,《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出臺進一步釋放出對資管行業監管力度收緊的信號,未來牌照監管、行為監管及穿透監管“三管齊下”。

然而,這並非是最壞的時代。市場仍孕育著巨大機遇。國內樓市增長放緩,投資者對金融資產配置的需求將上升,驅動財富管理發展。波士頓諮詢公司與陸金所聯合發佈的《全球數字財富管理報告2018》顯示,中國包括所有房產的個人財富中,平均有53%的配置在非金融資產(主要為房產);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僅為47%,遠低於美國的72%,由此可見,未來中國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另據麥肯錫預計,至2021年,中國個人財富將達到人民幣158萬億元,並且非現金和存款的資產佔比將提升到56%以上,同時機構投資過去五年管理資產增速也達到20%以上。

如何做長期投資?

“我們要做長期投資,道理非常簡單。在過去40多年裡,中國及世界發生了多少黑天鵝、灰犀牛事件?蘇聯解體、海外戰爭、911戰爭等。但美國股市翻了27倍,香港恆生指數漲到了3萬多點。”諾亞國際首席研究官夏春表示,真正應該擔心的是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產泡沫。

當前中國投資者在房地產配置較高,65%的中國財富提現在房地產上。在房地產市場投資受限之時,如何將資產從房地產領域轉移到其他領域?

“在全球很多地方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回報率遠高於房子。中國會不會例外?過去幾年香港的房子漲得不到2倍,香港房地產投資基金最少漲4倍。中國即將出現的房地產信託基金值得關注。”夏春稱。

然而,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侯琳認為,應增加海外資產的配置。

“在美聯儲加息的環境下,我們建議客戶加大美元短期現金管理類產品的配置,受益於美元加息,此類產品的收益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侯琳強調。由於今年資本市場波動性的提升,宜信財富建議客戶超配另類資產,由於其投資的長期性,能夠真正地享受企業成長過程所帶來的收益。另外,另類資產和股債相關性低的特性,使得它們可以跟股、債這樣的資產形成非常好的組合配置。包括另類資產的多資產類別組合,能更好抵禦全球各種地緣政治、貿易摩擦風險,讓投資者更安心。

中國資管業務將迎來井噴期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資管市場堪稱黃金年代。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2016年,中國管理資產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2%。2017年,以“破剛兌、控分級、降槓桿、提門檻、禁資金池、除嵌套、去通道”七大關鍵詞為核心的資管新政陸續出臺。中國“大資管”市場突然急剎車,年增速下滑到8%以內。

雖然2017年行業增速顯著下滑,但是中國居民儲蓄搬家和成熟機構投資者崛起這兩大 助推未來資管行業增長的基本邏輯並沒有改變,資管行業的潛力仍然非常可觀。

中美貿易戰、資管新規……如何保衛財富?

2018年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發佈,標誌著資管行業改革即將進入落地階段。同時,資管行業外資進入門檻大幅度放開,外資被允許能全資獲取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並以51% 控股公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麥肯錫預計未來公募基金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信託、證券和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將加速萎縮,而銀行資管,由於其對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重大依賴,則將面臨最大的轉型壓力。

“從2005年開始,中國一直是我們最大的資本投資目的地。”5月14日,全球私募巨頭KKR集團聯席總裁兼聯席首席運營官Joe BAE在諾亞財富舉辦“諾亞智匯”系列論壇上表示,未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會迎來井噴期,並希望把公司在美國的所有的產品線都帶到中國來。他在會場上描繪著10年之後的藍圖,“KKR在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不會小於在北美的資產管理業務。”

作為一傢俬募股權投資機構,KKR集團從未停止過擴張的步伐。過去的10年中,KKR累計向大中華地區的26個項目投資了30億美元的資金。2017年6月,KKR完成了“亞洲基金Ⅲ”的募集。所募集資金規模遠超其“亞洲基金Ⅱ”的60億美元,成為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隻私募股權基金。

“中國未來的財富管理一定是基於資產配置的。”5月28日,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宜信公司“12週年生日慶典”上表示,財富管理行業有五大趨勢,即由固定收益類到權益類、從短期投機到長期投資、從人民幣資產到全球資產組合、從單一產品到資產配置以及從一代創富到二代創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