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河西走廊東北部有一塊被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著的綠洲,這就是甘肅省武威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民勤縣,距省城蘭州300多公里.長年沙暴肆虐,地廣人稀。近年來,這裡因盛產黃河密瓜和大板瓜子而聞名遐邇,小城商客漸多。這裡有一座年代並不久遠、卻地處偏鄉僻壤的獨特景觀―――瑞安堡。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從縣城出發,沿途滿目防沙林帶,高高的參天楊樹像道道屏障,擋住了風沙。沿著水渠旁的土路,10分鐘車程便到了瑞安堡,當地人把“堡”唸作“PU”。瑞安堡本是民國初期一位暴富鄉紳的私家莊園,佔地5100平方米,有一堡門,內有兩道大門,有大小院落8個,高脊瓦房140餘間,三層小木樓一座。堡牆高10米,上面有7座亭臺樓閣,一條寬闊的人行道。堡內還設有暗道、暗堡、砸孔、射擊孔等防禦設施,與其說是私家豪宅,不如說是防禦堡寨。宅院的主人王慶雲(字瑞庭,“瑞安”二字乃取祥瑞平安之意)當年是保安團長,據說是搜刮民財為自己建造了這座莊園,又怕招來鄉黨嫉恨,處心積慮在院內外修築了許多防禦設施。看得出來,此人雖家財萬貫,妻妾成群,日子卻過得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瑞安堡門前上方裝有砸孔,一旦有人破門,就可以用已經準備好的石頭等防禦武器進行打擊,也可以往下灌水。堡門上方有皇樓,中間正面鑲嵌著“瑞安堡”三個大字,背面雕刻有瑞安堡落成贈言。

瑞安堡主要有前院、中院、後院和“月”子形院構成,是“一品當朝”的基本佈局。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前院就是“一品當朝”的“一”字,建築物很少。中院由東、西兩側廂房和左、右倒座圍成一回廊形四合院,為接客留客之用,這就是“品”字的上“口”。後院院內迴廊四繞,畫棟雕樑,主要有中西廳、祠堂、佛堂,東、西廂房、繡花樓和糧房等建築,主人和家屬就住在後院。中西廳將後院分成東、西兩個小院。東小院和西小院形成了“品”字的兩個下“口”。後院跟中院一起構成了“品”字。

堡牆上的7座亭臺樓閣是逍遙宮、瞭望臺、望月庭、武樓、皇樓、文樓和角樓。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瑞安堡建築結構中的“當”字是按繁體字“當”字設計的。堡的前牆同東、西兩牆構成“當”字的寶蓋,皇樓同文樓和武樓構成“當”字頭上的三點,前院的“一”字變成了“當”字的“口”子,中院和後院的“品”字形成了“田”子,這樣“當”字就構成了。

順著西牆向下看去,就會看到中院和後院西側的“月”字形院子,這就是“朝”字的右半部分“月”字,“朝”字的左半部分,由於要照顧整個建築結構,看起來就不十分明顯。如果充分發揮空間想象能力,完整的“朝”字也可以找到。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皇樓是“鳳凰”的“頭”,二門、三門和中西廳形成了“鳳凰”的“脊樑”,與皇樓相對應的雙喜樓和逍遙宮是“鳳凰”的“尾巴”,武樓、望月庭和瞭望臺一起構成了“鳳凰”展開的“左翅”,這樣整個莊院就呈現出“鳳凰單展翅”的優美造型。

瑞安堡建築規模宏大,形體壯觀,建築優美,佈局統一,既是家庭住宅又是防禦工事,融藝術性和實用性為一體,體現了我國建築藝術的優良傳統和獨特風格。

武威民勤王家大院

據參加過瑞安堡修建的老人們說,瑞安堡的設計者叫田志美,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築系。瑞安堡的修建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修建堡寨時,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工匠和伕役勞動,有大批的車馬拉土運料,修建瑞安堡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是難以統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