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攜菜鳥13.8億美元入股中通,物流電商加速整合

​菜鳥在"三通一達"中選擇了中通,但雙方均表示這不會影響它們與其他快遞公司的合作。

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今天(5月29日)宣佈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公告宣稱,雙方將圍繞面向新零售的快遞、末端、倉配、跨境等物流服務展開全方位合作,並在智慧物流方面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水平。

受此消息的刺激,中通快遞(ZTO.N)在美股開盤前價格大漲,截止北京時間20:35分時已漲逾15%。

根據中通快遞的最新一期財報,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創始人賴梅松,持股29.70%,他與另外兩名高管合計持股接近50%。公司2018財年第一財季盈利5.5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57%;營業收入35.4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5.56%

Wind數據顯示,中通快遞截止5月29日開盤前的市值為136.9億美元(約878.6億元),低於順豐(2083.2億元),高於韻達(685.9億元)、圓通(423.5億元)、申通(353.3億元),在"三通一達"中居於首位。

在物流方面,阿里巴巴和京東長期以來一直奉行不同的戰略。京東堅持自建倉儲和配送系統,而阿里和菜鳥則選擇與"三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合作。菜鳥負責搭建平臺,提供支持,而末端的配送環節仍由各快遞公司執行。

各大快遞公司在訂單方面都相當程度地依賴於淘寶等電商平臺。陳立平說,中通進入阿里體系後,不管是配送盒馬鮮生還是天貓、淘寶的商品,阿里、菜鳥的入股都能夠擴充中通的業務量。

"作為開放平臺,我們將繼續和各方物流夥伴深入合作,攜手共贏,"菜鳥網絡公關總監牛智敬表示。"我們會與合作伙伴、整個行業共同成長。"

中通快遞程績也表示,未來中國快遞市場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快遞企業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良性競爭關係。"競爭永遠都會存在,但在很多方面,快遞企業之間更多的是需要合作和協同。"

陳立平同樣認為此次事件對三通一達的競爭格局不會有太大影響,但他同時表示,阿里和菜鳥的入股有助於提升中通的認知度和品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