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起,這類藥大降費!

繼總理提出進口抗癌藥零關稅之後,抗癌藥物降價再迎組合拳!

4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在降低抗癌藥品費用新聞發佈會上進一步提出三大降費舉措!抗癌藥品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患者迎福音。

1/

降費3招

五月一日起,這類藥大降費!

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降低抗癌藥品費用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提出,在降低抗癌藥物費用負擔方面,主要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進口藥品實行零關稅。4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已發佈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4月27日,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後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了103種已經上市的抗癌藥。

二是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通過談判、撮合等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格。2016年以來國家已談判的17個抗癌藥,因前期降幅較大且約定期限尚未到期,仍然執行前期談判價格。

三是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準入談判。擬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准入談判,將符合條件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醫療機構按照談判價格網上採購。

上述3項措施擬於5月1日後即啟動。其他四項措施主要是建立降低抗癌藥費合理負擔的長效機制。

2/

鼓勵抗癌藥研發創新

一是鼓勵研發創新。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抗癌藥研發的支持力度,優先支持臨床急需抗癌藥研發,鼓勵新靶點、新機制抗癌藥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臨床急需抗癌藥的仿製生產,提升我國製藥產業水平。

二是加快癌症防治藥品審批上市。加快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高審評能力,科學簡化審批手續,加快癌症防治藥品上市。比如,前期媒體比較關注的九價宮頸癌疫苗,藥監部門正在加快工作進度,力爭早日批准上市。

三是降低藥品流通成本。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價格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內全面開藥品“兩票制”使流通環節加價更加透明,擠壓價格虛高水分。

四是提升診療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藥品。堅持臨床價值導向,加強對臨床用藥的檢查指導,制定完善癌症臨床路徑和並加快實施,促進癌症規範化診療;推廣癌症臨床用藥指南,落實藥師處方審核及臨床用藥指導工作,提升合理用藥水平。

3/

腫瘤藥降價,節省資金40億

在4月28日的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強調,醫保基金長期看存在壓力,放開一些價值高的、臨床急需的藥品,確實需要通過談判降價等手段,這是有進一步作為空間的。

據悉,目前的藥品目錄已經包括大部分抗癌藥品,尤其是去年最終談成的36個品種,大多臨床價值高、質量、價格昂貴,其中一半左右是腫瘤藥。

陳金甫表示,談判後,藥品平均降價幅度44%,有藥品降幅達70%。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司司長於競進表示:經初步統計,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2017年總費用約1300億元。截至今年4月18日,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

4/

新藥審批加速

五月一日起,這類藥大降費!

2015年8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提出了12項改革任務。

2017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出36項改革措施。

據國家藥品監管局藥化註冊司副司長李金菊介紹,2017年,申報臨床試驗的抗癌藥品279個,比2014年的155個增長了80%;批准上市抗癌藥品29個,比2014年的24個增長20%;批准進口抗癌藥品19個,比2014年的5個增長280%。

目前已累計立項腫瘤防治藥物相關課題703項,中央財政經費投入合計25.97億元,佔總立項課題數的39.53%。

一批抗腫瘤創新藥物獲批上市,有6個抗腫瘤藥獲得I類新藥證書,其中化藥5個(阿帕替尼、西達本胺、海姆泊芬、雙環鉑、鹽酸埃克替尼),生物藥1個(尼妥珠單抗)。

曾益新指出,未來將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抗癌藥研發的支持力度,優先支持臨床急需抗癌藥研發,鼓勵新靶點、新機制抗癌藥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臨床急需抗癌藥的仿製生產,提升我國製藥產業水平。

在新聞發佈會現場,曾益新還提到除進口降稅,加強研發外,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怎麼樣合理使用、規範使用,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