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近日,黃聖依一家花式炫富頻上熱搜,帶來流量的同時也帶來爭議,導致《媽媽是超人3》第一期疑下架整改,而隨後播出的第二期節目中,黃聖依的隨身衣物、家中裝飾品均被馬賽克,就連角落處垃圾桶也未“倖免”。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明星具有帶貨作用,非贊助商品牌不能露是默認的節目行規。日韓綜藝節目中嚴格執行著這個標準,為的是保護贊助商的利益,避免替非贊助商打廣告的嫌疑。

這幾年中國在這方面的意識逐漸加強,節目中的馬賽克也隨處可見起來。霍尊在《歌手》節目錄制中不喝贊助商提供的水,非贊助品牌意外入鏡,節目組立即將霍尊喝的水打上了高糊馬賽克,連霍尊的手也變得模糊不清了。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又如,今年多場跨年晚會,好好的晚會,被馬賽克搶走了風頭。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嘉賓隱私

有時候節目組考慮到嘉賓的個人隱私,也會在節目播出時打上馬賽克,尤其像《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媽媽是超人》、《放開我北鼻》這類以萌娃為主的綜藝節目,更要避免洩露嘉賓的隱私。早前在《爸爸回來了》節目中,吳尊給三歲半的女兒neinei全裸洗澡,雖然節目方用馬賽克遮擋住所有的敏感鏡頭,但是還是引發了網友的一致批判。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節目中數次出現neinei洗澡的鏡頭,雖然節目方貼心的用樹葉做馬賽克的遮擋,但仍露出了胸脯,甚至是部分臀部。不少微博網友留言批判節目為收視率無底線無節操,有關小女孩個人隱私的鏡頭就不該拍,拍了也應該加上全面厚重的馬賽克。

這兩年,節目方的意識也在不斷提升,也對這方面逐漸重視起來,在《放開我北鼻》中有關萌娃們隱私部位的鏡頭全都覆蓋上了厚重的馬賽克。

政策導向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限韓令

最明顯的莫過於,禁韓令發威期間。國內電視臺默默執行“限韓令”,黃致列參與《挑戰者聯盟》錄製,播出鏡頭卻被剪光,不小心露臉還被打上馬賽克,連姓名也從嘉賓名單裡剔除,成為禁韓令第一個“犧牲者”,之後韓國明星“鳥叔”上節目的鏡頭也被大量刪減,網友紛一邊倒支持這種做法,並表示“國家面前無個人”,甚至有人揚言要對韓國明星“取關脫粉”。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奇裝異服

除了奢侈品等需全碼或者遮住商標,參與嘉賓們在衣服的選擇上也必須符合主流價值觀和節目宗旨。寧靜在《花兒與少年2》某一期中因穿了帶有國內禁止的極端宗教主義色彩罩袍,播出時被馬賽克成了仙人掌,有關寧靜的鏡頭也被P成了跑跑卡丁車等動畫形象。杜

海濤在參加《真正男子漢》時身穿綠色碎花裙,不符合節目宣揚軍人英勇正義的嚴肅性,衣服全程被高糊掉。

紋身

吳尊在《爸爸去哪兒5》因為腿上有兩處紋身,在露腿的鏡頭中都被加上了馬賽克;蔣勁夫在《真身男子漢》錄製中赤裸上身腰部貼滿了膏藥,也是為了遮擋自己的紋身;鄧超在《快樂大本營》遊戲環節,胳膊內側有紋身被打上了馬賽克;張繼科身上多處有大面積紋身,或因新規定未來很難再登綜藝舞臺。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染髮

去年4月播出的《高能少年團》嘉賓蔣瑤嘉染了粉色頭髮,播出時頭髮全程被一個紅帽子遮掩。隔月湖南廣播電視臺點名批評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只因大張偉和李誕分別將頭髮挑染成了暗綠色和粉色,要求湖南衛視加強對主持人及嘉賓參與節目的管理,樹立健康向上的屏幕形象,隨後大張偉在微博中更新自己黑髮圖片並配字:“我聽話,染黑啦。”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該話題在知乎上引起了討論熱潮,其中@Erica的回答“全球在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包容各色人種的時候我國連各色髮色都包容不了(攤手)”獲得了高贊,觀眾普遍認為廣電禁止染髮嘉賓出現在節目中的規定實屬“管太多”的保守思維,在頭髮上蓋上遮擋物也是多此一舉,引發網友新一輪群嘲。

髒辮

自從年初“李小璐夜宿PG One”事件後,新華網掛名批評,廣電也嚴打嘻哈,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各節目組不能不在嘉賓與節目效果之中找尋平衡點。最近一期快本,張藝興帶領一批新生偶像練習生做客,鏡頭本應均勻給到各成員,但由於小鬼和朱星傑曾參加過《中國有嘻哈》而沒有自我介紹的鏡頭,而且唱rap的片段被刪除,髒辮也一直被用字幕遮住。對此觀眾表示不理解,相當一部人網友認為“就算廣電嚴打嘻哈,也沒必要連中國有嘻哈參加成員都打馬賽克”。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個人醜聞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偶像練習生》第三期中,有個練習生被全程打了馬賽克,原因是此前他個人不當言論引發醜聞,隨後節目組與之溝通後他自願退出節目組。對醜聞藝人一系列打壓行為也讓明星意識到了愛惜自己羽毛的重要性,加強自己的道德意識,樹立良好形象。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行規須遵守,而明令禁止的政策更是不可以觸及底線的。

馬賽克使用,應把握基本尺度

馬賽克問題不僅僅是節目組單方面的自發行為,動輒牽扯贊助商、政策、輿論,哪一方面都是不可忽視的。對贊助商來說,只要與節目組簽好協議,便只管節目播出為自己產品帶來曝光量。

而廣電只負責制定政策,節目組得按政策執行,該遮的地方不能露,露出的地方還得符合規定,稍有不慎就要被“通報批評”。節目播出後,節目組還要密切關注觀眾的反饋,及時調整馬賽克使用情況。

2012年,《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亮相國博,央視在新聞報道時將畫面上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阿波羅”隱私部位做馬賽克處理,一時引發網友熱議,對央視的做法表示不以為然,認為此舉反而欲遮還羞,越描越黑。節目復播時央視去掉了馬賽克,但央視官方並未對去除馬賽克做出任何回應。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而早前央視《焦點訪談》採訪民政局官員時,在其手腕部位打馬賽克,網友猜測遮住的可能是名錶等物品。敬一丹貼出原視頻截圖,照片顯示遮擋部位無任何飾品,回應遮擋的只是衣服商標,擔心有廣告嫌疑。此舉獲得網友認可,至少是打消了大家心頭的疑慮,並揭示了部分網友內心所思:可以“遮廣告”,切莫“濾爭議”。

又如,“低調炫富”已成節目“禁區”,有鏡頭就必有馬賽克加身,力圖杜絕炫富現象。但網友表示此舉動有種掩耳盜鈴的感覺,欲蓋彌彰反而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使本應該一閃而過的鏡頭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重點,無形助推了炫富之風。並且衣物包包可以馬賽克,這一期換一套房怎麼馬賽克?

輿情官前文提到過,日韓節目重視對馬賽克的使用,比如韓國知名綜藝節目《兩天一夜》的固定班底成員李秀根,在陷入違法簽賭案醜聞後,劇組由於無法完全刪除李秀根演出的部分,只好在播出時打上字幕表示向大眾致歉,而觀眾大多對此支持,表示理解節目組的為難。

節目馬賽克花式氾濫背後:版權法規,個人隱私,政策導向

對比觀眾幾次對央視“馬賽克事件”褒貶不一,以及韓國綜藝在這方面的恰當處理,我國節目或許可以有所借鑑。縱觀上述受到觀眾好評的事例,無不與節目組不隱瞞觀眾的真誠態度有關,事實證明,坦蕩處理反而比遮遮掩掩更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以真誠的態度回應觀眾,觀眾自然也會設身處地地替節目組著想。

我國節目最需要把握一個“度”,在觀眾與節目效果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在各種條條框框之中找到一個能自由活動的空間,觀眾不反感能理解,就是最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