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考:申論概括分類歸納怎麼破

申論概括題屬於基礎題型,必考題目,儘管題目簡單,所佔分值比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其功能地位卻極為重要,是做好其他題目的前提和基礎。掌握了概括能力,就能夠在細節增加決勝概率。

申論概括題目中比較有難度的一類題目就是帶有“歸納”、“分類總結”、“分類整理”、“歸納總結”等字樣的題目。這類題目難點在於,考生不僅僅需要能夠勾畫出作答的重點,還需要對答案要點進行再加工和整理,找到屬性規律,形成更加具體、層次更為清晰的答案內容。而且在評分標準中,是否呈現“歸納”特徵也成為重要的評分選項。

“分類歸納”分為兩種情況,一種題目和要求中明確提出,另一種不得不進行分類歸納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比較好理解,如:“給定資料1、2”中介紹了“智慧城市”的智慧應用情況,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這類題目在問法中已經要求考生進行答案的再整合和加工,所以必須呈現歸納的特點。

第二種不得不進行分類歸納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要點太多不得不進行分類歸納,有的題目需要“結合給定資料”進行作答,材料範圍比較廣,考生所勾畫出來的答案數量超過10條以上,數量比較多,這就不得不進行再整理的過程,因為如果要點太多,語言表述不夠簡潔,而且字數會超出答題的範圍。一種是材料中暗示,比如材料中出現一些遞進、並列的關聯詞語,已經在明顯提示分類歸納特徵。還有一些“以上所述從……方面來說,但是……”這樣的轉折論述方式也有分類歸納提示的特徵。

“分類歸納”並非無法可尋,具體表現為:主體分析方法、內外因分析方法、行為分析方法、要素分析方法、對比分析方法、時間空間分析方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前三種方法,而且只要考生能夠將所有答案內容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整合和劃分,分類特徵就體現出來了,在採點給分中就能夠符合要求。而且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題目中沒有要求,為了保證答案要點的清晰、明確,增加分類的表述實際上對於答案呈現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對於考生而言,分類歸納的特徵把握仍需多加練習,才能自如應對。

2019年國考:申論概括分類歸納怎麼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