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考:教你一個賊厲害的口訣

各位小夥伴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遇到過這樣一類題目,就是題目吧啦吧啦說了一堆,最後提煉出來的關鍵信息就是,一個數除以某個數,得到是餘數是幾,然後這個數再除以另一個數,得到的餘數又是多少多少,然後問你這個數最少是多少,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餘數問題,那麼這種題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中國的祖先們就研究過,先人們把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叫做“剩餘定理“”,這個定理比較複雜,但是在我們行測解題中,只需要記住這樣一個口訣,就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餘數問題了。這個口訣就是:餘同取餘,和同加和,差同減差,最小公倍加。

這個口訣究竟要怎用,我們來舉例說明下。這個口訣其實對應了餘數問題的三種不同的情況分別是:

①餘同取餘:比如有一個數,它除以4的餘數是1,它除以5的餘數同樣也是1,這就叫做餘同,也就是說這個數減1之後,既能唄4整除,又能被5整除,說明這個數減去這個相同的餘數1後,一定是4和5的公倍數,而4和5的最小公倍數是20,所以這個數最小應該是21,也就是我們用這兩個除數的最小公倍數加上了相同的餘數,這就叫做“餘同取餘”。

②和同加和:比如有一個數,它除以4的餘數是2,除以5的餘數是1,這個時候餘數不一樣了,上邊的方法好像不能用了,但是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發現,4+2=6,5+1=6,除數與餘數的和都是6,這就叫做和同。除以4與2,說明除以4也能餘6,同樣,除以5餘1,那麼除以5也能餘6,這樣我們就把和同的問題轉化成了餘同的問題,同樣用4和5的最小公倍數去加上這個和,這就叫做“和同加和”

③差同減差:比如一個數,除以4的餘數是1,除以5的餘數是2,這時候餘數不同,除數與餘數的和也不同,但是我們發現4—1=3,5—2=3,除數與餘數的差是相同的,這叫做“差同”,說明這個數加上這個3後,即能被4整除,又能被5整除,也就是說這個數加上這個差之後應該是4和5的公倍數,因此這個數最小應該是4和5的最小公倍數減去3,這就叫“差同減差”。

總之,這個口訣的關鍵就在於用除數的最小公倍數去加“餘數”或者“和”或者減去“差”。我們來找一個真題感受一下:

【例題】(2018年陝西省考)苗苗有一堆草莓,樂樂也有一堆草莓。苗苗的草莓五個五個地數,最後剩兩個,七個七個地數,最後還是剩兩個;樂樂的草莓五個五個地數,最後剩四個,六個六個地數,最後剩三個。已知苗苗比樂樂多8個草莓,則苗苗的草莓數為:

A.37 B.62

C.72 D.77

E.87 F.92

G.102 H.107

【答案】H

【解析】苗苗的草莓數除以5餘2,除以7也餘2,這是餘同的情況,所以苗苗的草莓數應該等於5和7的公倍數也就是35的倍數加2,樂樂的草莓數除以5餘4,除以6餘3,這是和同的情況,因此樂樂的草莓數應該等於5和6的公倍數也就是30的倍數加9,假設苗苗有35n+2個草莓,樂樂有30m+9個草莓(n、m均為整數),根據題意,35n+2=30m+9+8,即7n=6m+3,可以解得n=3、9、15……,相應的m=3、10、17……,根據選項,只有n=3符合題意,所以苗苗的草莓數量=35×3+2=107,因此,選擇H選項。

2019年國考:教你一個賊厲害的口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