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追思那个你不太熟悉的孔子

孔子诞辰|追思那个你不太熟悉的孔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至圣先师孔子

如果要评选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至深的人物

首推必是孔子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他的言行是理想人生最高标准

他的思想学说构筑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筋骨

孔子诞辰|追思那个你不太熟悉的孔子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8年

主编便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带你认识一个作为“凡人”、“痴人”的孔子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3岁时父逝。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大约在他30岁时,他招收学生,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他的私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了教学需要,他还变成《诗》、《书》

《礼》、《乐》等教材。大约在他40岁时,创立了儒家学派。68岁那年,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事迹后来变成了《论语》。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种观点,是孔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因此,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子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

三、提倡“有教五无类”

有教无类愿意是什么,你知道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理解哦~“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享受教育。后来,这一思想也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关于这一点相信不用主编再细细说啦

孔子诞辰|追思那个你不太熟悉的孔子

,他的《论语》中体现的淋漓之至哦!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集为六艺。以上六种教材,各有教育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他的教学内容有三个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孔子遵循的是“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他的教学方法论是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路线为基础的。

(1)学、思、行、结合

(2)启发诱惑

(3)因材施教

那么,如何认识学生的“材”呢?

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在《论语》中不乏其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第二,是“观其行”。也就是教师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动。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论语·宪问》)

孔子通过一个人的行走坐姿这种极为简单的行为来了解发现人的品行,可谓细致入微。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1)立志

(2)克已

(3)力行

(4)中庸

(5)内省

(6)改过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也是他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

(2)温故知新

(3)诲人不倦

(4)以身作则

(5)爱护学生

(6)教学相长

九、历史影响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强调重视教育;创办私学;编纂六艺;重视道德教育。

他的思想学说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书时,让你朗朗上口的孔夫子语录是____?

留言区互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