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鴿17條寄語

● 如果不是真心愛鴿,還是不養為好。這種真心很大程度來自天生喜好和由此產生的樂趣。若是其他原因使你養鴿並參賽,換來的往往是無休止的抱怨,以及針對你的流言蜚語。你等到的也只會是這樣一種結果——贏了,他人多是嫉妒;輸了,他人多是嘲笑。

● 國人的戾氣較重,源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挫敗感和不安全感,還有相互之間的不信任。這在養鴿賽鴿之中也體現得再清楚不過。因此,還是先搞好生活,平心靜氣後再去賽鴿,要知道,賽鴿玩的不是心跳而是平和,是水到渠成,是春種秋收,是一種“道”,“鴿道”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 賽鴿是一種賭博行為,這應該沒有太大異議,人生其實也是一場賭局,隨時可能攤牌,飛來橫禍,身染重疾,都會一腳把你踹離原來的軌道,要麼去死,要麼活下去。

● 賽鴿也是一種文化,不是我們非得把它拉到一個文化層面的高度,而是賽鴿本身就有文化傳承的歷史。書法、國畫是文化,民間剪紙也是文化;京劇、崑曲是文化,皮影戲也是文化。

● 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頭來。賽鴿的樂趣之一就是不確定性,這一場還金榜題名,下一場就名落孫山。

●我們缺乏信仰,這不能怪我們,翻開歷史看看,我們好像什麼都信,又好像什麼都不信,最後形成較為複雜的性格。但又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迷信和盲從,這導致我們總處於矛盾和困惑中,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幾千年璀璨文化的奪目光彩裡,變態和缺德的事總是層出不窮。

● 鴿子會說話,你也得聽得懂它說什麼,常犯的錯誤是隻聽別人說什麼或者只相信自己的感覺,別人說的大多是講故事,中心思想離不開我如何如何或我的鴿子如何如何,自己的感覺也只是感覺而已,而且往往是一種被放大的虛幻感覺。要聽懂鴿子的話,得多親近鴿子,多看好鴿子,多思考,別道聽途說,更別相信捷徑。

● 完美的收場遠勝過華麗的開局,能認識到這一點,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 能不能堅持到底是判定一個賽鴿者品格的試金石。不要相信那些拿到一百個冠軍就金盆洗手退出鴿界的胡話,亦不要聽拿不到好成績就如何如何的廢話。真正的賽鴿者始終堅守在比賽的一線,對輸贏有深刻的認識並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當別人對他的勝敗指手畫腳時,他卻在考慮下一場比賽該做哪些準備。

● 小時候上學,老師教育我們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讓我有些壓力。於是,我很樂意在大街上幫拉蜂窩煤的大叔推車,也很多次領低年級的學弟過馬路(那時候的馬路上沒幾輛機動車)。並且我也篤定地認為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我們去解放呢。

● 比賽總出問題的原因還是錢鬧的,似乎涉及的金額越大背後的黑幕就越深。違法成本低,造假收益大,這不單是鴿界的事,環顧四周,看看還有哪個行業繼承了“全真教”的衣缽。

● 別指望通過AB棚、假足環或其它作弊手段贏得比賽,就像別指望用網鴿盜鴿發財致富一樣。這樣做只會讓你揹負更多的罵名,你也休想瞞天過海,紙能包住火嗎?只要你動了手腳,早晚會露出馬腳。

● 現在養鴿比賽已無規律可循,新人輩出,高手如林,亂拳打死老師傅,玩鴿的前輩們都有點兒跟不上節奏。事物發展,新陳代謝,在養鴿賽鴿逐漸規模化職業化的今天,唯一能讓人信服的就只有比賽成績。

● 鑑別鴿子的優劣或是級別,外在的骨、羽、眼、條、結構等元素好掌握,內在的東西誰也掌握不了。常常是看好了的沒回來,看不上的拿冠軍,再有經驗的高手也有打眼的時候,從不打眼那是神仙,總是打眼那是笨蛋。要想少打眼,你得有一雙慧眼,慧眼出自平常心,出自多年的磨練,別太執著於某些理論和經驗,別走極端,先學會冷靜思考,去除浮躁之氣,在發表意見之前先掂掂自己的斤兩。

● 有時候我常替自己的孩子擔心。小朋友上小學三年級,我滿懷期望用真誠、善良、幫助、分享、友愛、關懷等溫暖的字眼去填充他幼小的心靈,但我又不禁懷疑,他如果真做到這些,今後還能在這個社會立足嗎?我是不是應該早點給他啟蒙,教導他如何陽奉陰違,怎樣見風使舵,如何過河拆橋,怎樣笑裡藏刀。每念及此,不免心冷齒寒,如果必須犧牲人性方能富貴顯達,你會怎麼選?

● 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仁義,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現如今講個誠信,誠則信,信則達,生意買賣如此,與人相處也是如此,是以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