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村:茶香嫋嫋富農家

碣石村:茶香嫋嫋富農家

一片葉:茶農的生活變了樣

驅車前往碣石村的路上,我們時而能見到揹著茶簍正欲採茶或採茶歸來的村民,從車窗望去,也能從茫茫茶園間瞥見不少正在勞作的身影。這裡群山環抱,流水潺潺,黃山毛峰從這裡發芽,給無數村民帶來生活的新希望。

碣石村自建村起便以茶作為主要農作物,只不過在大集體年代,這裡漫山遍野是茅草,茶棵稀疏。今年49歲的儲機文回憶起那時的場景,直言如今過上了“好日子”,“生產隊時期,茶葉是統銷,人均茶園面積不到2畝,一年收益沒多少,那時候家裡最好的電器是收音機。”一片“綠葉子”是如何變成“金葉子”的?儲機文的生活給出了很好的詮釋。如今住著三層小樓,家有兩輛汽車的他雖仍是茶農,但早已脫離溫飽時代,通過一片片“綠葉子”奔上了小康。“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出現,村裡分田到戶,剛剛包產到戶時,一年的收入能達七八百元,之後隨著茶葉越做越精、品牌越來越響、管理越來越規範,茶葉的價格也在每年不斷攀升,去年加上夏茶,全年茶葉產值約4萬元。”

一杯茶:大小企業遍地開花

一個村:致富脫貧名氣漸旺

作為馳名宇內的名茶黃山毛峰的正宗產地,富溪鄉在發展其支柱產業上下了不少硬功夫,為提高茶質,鄉里引導和發動茶農採取“改園、改土、改樹、改管”四改措施,改造老茶園,改變茶園管理粗放和茶樹年年重修剪的傳統習慣,提倡以採代剪,培養樹冠,以延長採摘期,從而提高畝產量和畝效益。當然,要讓支柱產業真正“立得住”,光靠這一項顯然還不夠。富溪鄉黨委副書記胡寶剛介紹說,為提升農戶採茶積極性,把黃山毛峰的牌子做得更響,鄉里還採取不少措施。一是加大對企業的培育力度,不僅要發揮謝裕大茶業、老謝家茶、紫霞茶業、富松茶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還要讓全鄉50多家中小型企業做大做強。二是持續加大品牌推廣,很多人雖然知道黃山毛峰,卻對其核心產區在哪不甚瞭解,10年來,該鄉連續舉辦黃山毛峰開採節,吸引中外大批遊客和媒體,把黃山毛峰品牌打出去。三是加大茶園管理力度,每年向農戶提供免費有機肥和生物農藥的統一配送,提升茶葉品質,並積極開展農戶技能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講解茶園管理、茶樹修剪、茶園統防統治、茶葉採摘等技術,為茶農解疑釋惑,提高茶農科學管理水平和實用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