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四川“漢”字銅幣一組

銅幣,銅製的錢幣,亦稱“銅錢”。銅幣主要指清末民初時期的無孔銅幣。中國是使用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而金屬貨幣中,歷代又以銅幣為主。所以中國古代的貨幣史,實際上就是銅幣史。秦以後的通行貨幣,都是方孔錢,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四川銅幣,是四川省地方政權鑄造的貨幣。四川銅幣,自1903年六月開鑄,至1935年十一月法幣開始流通才逐漸退出流通領域 。銅幣成色,按照清朝及北京民國政府的規定,當5文、當10文、當20文的銅幣,都是銅佔95%,錫鉛佔5%。1912年起,由四川造幣廠正式開鑄四川軍政府“漢”字銀、銅元。

虎拍藝術網:四川“漢”字銅幣一組

四川銅幣,幣面正中“四川銅幣”4字,中間為海棠花圖案,上眉有“軍政府造”字樣,下部為幣值,背面中間有個圈,圈內有篆陽文“漢”字,大圈外環18個小圈,象徵獨立的18行省,上部為“中華民國元年”字樣,共當十、二十、五十、壹百文等。銅幣材質有紅、黃銅之分。鑄造年代有“中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二年”和“中華民國三年”之別。

軍政府作為非常時期的區域性臨時政府,曾發行過貨幣,如湖北軍政府和四川軍政府,都發行過銅幣。只有四川軍政府發行過銀元和銅幣。這些貨幣經發展已成為區域性的貨幣。所以軍政府貨幣具有軍用貨幣和民用貨幣的雙重職能。

虎拍藝術網:四川“漢”字銅幣一組

目前就有這樣一組四川銅幣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這組軍政府造四川銅幣,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正面中書四川銅幣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邊加軍政府造四字,下邊加當制錢一百文六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繞一大圈,圈內篆文漢字,以直線紋為底。機制銅元無論是對錶面的光潔度,乃至邊絲的好壞都有嚴格的要求,圖案文字清晰、無磨損,表面平整光潔,邊緣無明顯撞擊痕跡。

虎拍藝術網:四川“漢”字銅幣一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