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基礎:24個專業名詞須知!

1.心力衰竭

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即心泵功能減弱,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以至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病理生理過程或綜合徵稱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2.心肌衰竭

原發性心肌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所致的心衰。

3.心功能不全

與心力衰竭本質相同,心功能不全包括病性從輕到重的全過程,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不全的晚期。

4.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呈慢性經過時,往往伴有顯著的靜脈系統淤血、水腫,故名。

5.心肌收縮性

心肌在受到有效刺激後產生張力和縮短的能力。

6.心臟前負荷

心臟舒張時所承受的負荷,也稱容量負荷。

7.心臟後負荷

心臟收縮時所承受的負荷,也稱壓力負荷。

8.緊張源性擴張

容量加大並伴有收縮力增強的心臟擴張。

9.肌源性擴張

心肌拉長不伴有收縮力增強的心臟擴張。

10.心肌肥大

心肌細胞體積增大,重量增加。

11.向心性心肌肥大

如果長期後負荷(壓力負荷)增大,如高血壓病,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此時心肌纖維呈並聯性增生(series hyperplasia),肌纖維增粗,心腔無擴張,室腔直經與室壁厚度的比值小於正常。

12.離心性心肌肥大

如果長期前負荷(容量負荷)增加,如主動脈瓣閉鎖不全,可引起心肌離心性肥大,此時心肌纖維呈串聯性增生(series hyperplasia),肌纖維長度增加,心腔明顯擴大,室腔直經與室壁厚度的比值等於或大於正常。

13.心力貯備

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長的能力。

14.心臟指數

以單位體表面積(平方米)計算心輸出量,稱為心臟指數(心指數 cardiac index)。中等身材的成年人體表面積約為1.6~1.7(平方米),安靜和空腹情況下心輸出量約5~6L/min,故心指數約為3.0~3.5L/(min·平方米)。

15.射血分數

每搏量佔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正常值為50%。

16.肺動脈楔壓(PAWP)

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項監測指標,其測量方法通常是應用Swan-Ganz氣囊漂浮導管經血流漂浮並楔嵌到肺小動脈部位,阻斷該處的前向血流,此時導管頭端所測得的壓力即是PAWP,大小等於肺靜脈壓即左房壓。

17.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

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靜脈胸腔段的壓力。正常值為4到12毫米汞柱,大小取決於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迴心血量之間的相互關係。若心臟射血能力強,能將回心的血液及時射到動脈內,中心靜脈壓則低。反之由於心力衰竭等原因造成的射血能力下降則會導致中心靜脈壓變高。

18.勞力性呼吸困難

左心衰竭病人隨體力活動發生的呼吸困難,休息後可減輕或消失。

19.端坐呼吸

心衰病人平臥可加重呼吸困難而被迫採取端坐或半臥體位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狀態稱為端坐呼吸。

20.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患者夜間人睡後因突感氣悶被驚醒,在端坐咳喘後緩解,稱為夜間陣發呼吸困難,這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

21.心性哮喘

左心衰竭時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伴有哮鳴音,稱為心性哮喘。

22.低輸出量性心力衰竭

心衰時心輸出量低於正常,常見於冠心病、高血壓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

23.高輸出量性心力衰竭

心衰時心輸出量較發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屬正常,甚或高於正常,故稱為高輸出量性心力衰竭。

24.心肌重構

心力衰竭時為適應心臟負荷增加,心肌及心肌間質在細胞結構、功能、數量及遺傳表型方面所表現出的適應性、增生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