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太阳帝国》明显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上海外滩的镜头部分,因为中方提供了外滩实景让其拍摄,场景货真价实是不言而喻的。

后半部分,随着小男孩被关进了位于龙华的集中营,电影也把更多的镜头放置在人物的内在冲突中,对环境的表现,也不再像前半部分那样追求真实,而恰恰是这一部分,场景严重失实。

从镜头中来看,集中营所在位置的远方地平线处,可以看到连绵的远山,然而,无论是在上海近郊还是在苏州,都不可能出现这样山影连绵的场景。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更为滑稽搞笑的是,在集中营附近,有一个六层的中国式古塔,这个塔四周看不见人,孤悬在一大块平地的一角,大概放置在这里,用来说明这是中国的苏州,如此比划一下的布景,真叫人啼笑皆非。就像如果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放在中国濒海的某个河口,就能表示那个地方是纽约?估计中国导演是不敢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但斯皮尔伯格就有这个胆量。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电影《聂耳》场景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与《聂耳》剧照比较一下,你会有发现吧。中国美工的优势就在这。

《太阳帝国》只在中国拍摄了21天,对于为何没有全程在中国拍摄,综合各方的说法,大致有两个原因:

1、集中营是电影的主要情节发生地,拍摄时间较长,且该处有空战和轰炸场面,必须搭制庞大外景,中国政府不允许在中国境内拍摄。——此说来自于《太阳帝国》西班牙外景设计的华裔美工。

2、集中营段落中,需要大量的外国演员与小孩,不便从国外运到中国,这是从节约开支考虑的。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两个原因中,一个是中国不愿意,一个是美方不愿意,但总体看来,还应该是美方的考虑。因为早在到中国取景之前,美方就在西班牙寻找外景地。至于为何要在西班牙作为外景地,这可能与《太阳帝国》曾经试图让大卫·里恩拍摄这部电影有关,因为大卫·里恩早年拍摄《阿拉伯的劳伦斯》时,就曾经在西班牙取景过。一般一个导演选取外景地,喜欢选择他以前所熟悉的地方,这可能会带来轻车熟路的方便。

在上海拍摄的部分,中方的上影厂美工师设计的场景,可以说是达到了唯妙唯肖的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还原历史原貌的逼真境地,也让这一部分群演达5000多人的浩大场面,即使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后来随着电脑特技的广泛应用,人海战术的拍片手法早已弃置不用,相对而言,操纵人力,要比操纵电脑复杂且困难得多。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就像在上海拍摄期间,来自各个单位的群众演员,身着旧时衣,扮着旧时相,难免要出现笑场,斯皮尔伯格在拍片前夕,还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大意是说现在拍摄的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场景,代表着历史中的一段沉痛苦难,参加的演员也应该严肃对待,表现出历史中的那种悲惨情境。

斯皮尔伯格短暂的教育还是显示出应有的效果。从现在的镜头看,群演虽然人数众多,但表现并不如人意,很多人只是一副随波逐流、漠不关心的样子,我们也注意到,有的群众还带着雷锋帽,远景中的服装,完全就是八十年代中国人正常的服装。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斯皮尔伯格也深知他的镜头里的群众演员很难达到他需要营造的那种国破家亡的悲恸气氛,所以,他采用了快速剪辑的手法,让外滩难民流的场景,不断地处在一种瞬息万变的蒙太奇动荡之中,它一方面给予电影带来了快速的节奏感与满城风雨的紧张感,另一方面,也有效遮蔽了群众场面胎里素的失控与失真细节。

在影片中有一幅巨大的蒋介石的画像,也是出自中国美术师的手笔,本来美方在伦敦请了一位美术家画了一幅画,用飞机捎带过来,但是挂起来后,看上去人物严重变形,一点不像蒋委员长的肖像。没有办法,只好请中国的画家重画吧。后来还是中方美工请同是上影厂的美工师赵先瑞绘制了蒋介石的这幅巨幅画像。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可以看出,这幅巨大的人物像,还是很有功底的,画家只用了三天就画成了。它的作者赵先瑞在人才济济的上影厂并没有多大的名声,他担任过美工的电影有:《江山滔滔》《好事多磨》《多彩的晨光》《偷拍的录像带》《智破奇案》等等。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美方对这幅画像甚是入眼,后来还请了美工师又画了一幅,带回美国。

也正是这幅蒋介石像,一度曾经造成《太阳帝国》无法在台湾放映的危险。因为在电影中有表现日本人将蒋介石的画像取下来的镜头,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形之下,在西班牙搭置的中国场景,明显是浮皮潦草,敷衍了事。关键原因还是美方请到的美工是一名华裔设计师,对中国的文化与建筑缺少了解,所以搭制的布景只能用不伦不类来形容。中方的美工师对同一部电影中的国外场景的同行颇有不逊之词,他认为那个设计师“不太了解中国的建筑和历史,结构也不对,背景还有远山,哪像上海?”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就连美方也对那个华裔美工设计的场景不满意,返工了很多次,使电影的预算超出了好几倍。而在上海的部分,不但没有超预算,还节约了开支。

电影里最为荒诞的一个场景,是吉米与集中营里逃难的人群来到了一个体育场,小说里称之为奥林匹克体育场。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它位于市郊,在电影里犹如一个孤零零的史前遗迹,而当人们走进去之后,发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室内用品,这个场景的新奇感,已经超出了任何现实主义的想象范畴。从中我们看到这个场景的设计师完全是凭着想当然,完成了剧本里的场景设计。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这个美方在西班牙请的设计师是谁?其实这位设计师自视甚高,曾经以米格尔·张的名字著有一本书叫《地中海晓风残月》,新星出版社2008年出版,书封上有他的个人介绍。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他的中文名叫张宝清,生于1938年,上海解放前,移居海外,后来一直居于西班牙,参与的电影除了《太阳帝国》,有《沙丘》《大班》《天国王朝》。

应该说这个美工师在还原中国面貌上明显是不到位的,但是,斯皮尔伯格对他的容忍的原因,是因为斯皮尔伯格从来不是百分之百地恪求真实性,他的性格中,有着一种在大致复原原貌的基础上展开他的创意演绎的冲动,只要能够根据他的要求,提供一个大致的背景,让他在这个背景上肆意地展现他的想象,他就基本能够接受了。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在《太阳帝国》集中营段落中,斯皮尔伯格需要表现的是这个环境中的人的命运,而背景的真实性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尤其是他在影片后部分加入了一段美军轰炸的场面,完全是兴至所来,信笔涂抹。在原小说里,只是笼统地提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完整地构成一段情绪的狂欢,这种拉扯上历史事实的虚构,在前部分里,吉米向日本军舰发送灯火信号从而招致日本侵入租界已有了类似的演绎。而原小说里,根本没有吉米因为用手电筒向日舰摇晃而引来日本人开火的情节,显然,在电影里,斯皮尔伯格把小男孩作为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小男孩的一举一动,都像蝴蝶效应一样,引起历史事件的发展,见证着划时代的惊人之举。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可以看出,斯皮尔伯格作为一名导演,用他的总体对电影的统贯能力,还是让整个电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续酣畅的整体,虽然中国拍摄地与西班牙、英国拍摄地有着不同的美术风格,但是导演的运镜风格是一致的,从而让整个电影还是深深地烙印下斯皮尔伯格个性的痕迹。

决定电影风格与特征的是它的导演,表现在《太阳帝国》中,虽然前半部分以写实的严谨著称,后半部分以写意的象形取胜,但是都被斯皮尔伯格糅合成一个看不出有裂隙的通透完璧,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地方。

斯皮尔伯格拍《太阳帝国》在中国拍了前半部,后半部相比高下立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