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艺术创作以水墨山水见长,其作品常以云雾流横、山势磅礴的全景,表达广阔的意境和情感世界。


施云翔用墨凝重浑厚,行笔流畅自如,作品的画面既有传统技法的苍润严谨,又有西画的质感和新意,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国画:岁月流年

施云翔自幼受雕塑家父亲艺术熏陶学画,爱好文学,曾随余兴公先生学习书法,后师从赵蕴玉、黄纯尧、赵完璧、岑学恭诸先生学画,获益匪浅。

施云翔上小学时就显露出绘画天才,并获“神童”美名,他把讲台上老师的形象画在课本上,他为街邻老少画像,还把父亲奖励他作画的零钱资助陌生的贫穷者。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国画:高山泉韵

然而,在“文革”开始后,他的父母去世,因为家庭说不清楚的问题,备受冷落,每月8元的生活费,连饭都吃不饱。13岁的他,中学没有毕业就浪迹天涯,想卖画为生不切实际,有过多次饿昏在街头的经历。

被遣返回故乡后,他重新开始闭门作画,一本父亲留下的《芥子园画谱》,让他沉浸其中,常有一位“神秘老者”送他宋元明清水墨画册,他如获至宝,临池不辍。下乡插队当知青也没有放弃画画。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水墨山水作品

贫困、饥饿、磨难,没有让施云翔畏缩倒下,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走出了艰难的岁月。在几位恩师的鼓励和栽培下,施云翔在艺术创作的路上高歌猛进。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国画:西岭晴雪

厚重的传统文化给了施云翔丰润的营养,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反复临摹,使他打下坚实的绘画功底。漫游大江南北的经历和感受,使他积累了充足的创作素材,加上他的激情和勤奋,施云翔在艺术上日臻成熟。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国画:黄山始信峰远眺

看施云翔的画作,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一种隔世的宁静,一种肃穆的氛围,使人的思绪进入梦游般的佳境:飘渺的白云,清澈的泉水,庄严的殿宇,仿佛在向人叙说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国画家施云翔:历尽磨难斯成学,艺术创作谱新篇

施云翔国画:桃花江春意浓

施云翔说,历代画师匠心独运的构思和创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使我领悟到“法无定法”的表现形式。后来,由于不断地写生,“搜尽奇峰打腹稿”,体验、观察、思考大自然的万千神韵,耳濡目染的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渐渐形成了对生活独特的表现之“法”和自己的主观情思之“意”。

“锲而不舍斯成学,劳始多能岂为名。”这是著名书法家梁伯言的赠言字幅,一直悬挂在他的书房里,激励他奋进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