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今年的紐約共識大會與區塊鏈泡沫程度一樣奇葩指數歷史新高,前所未有的光怪陸離,V神公開抵制,也攔不住全世界“區塊鏈從業人士”蜂擁而至,甚至有不少知名騙子受邀參會,粉末登場。大會靠賣門票賣出了1700萬美金的收入,還不包括贊助費用。與去年共識大會帶起的以太坊一波上漲趨勢不同,今年的共識大會並未一改大盤頹勢,反而在深熊道路上越走越遠。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圖注:2017年共識大會前後一週以太價格)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圖注:2018年共識大會前後一週以太價格)

一級市場偽繁榮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據Coin Desk不完全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在的區塊鏈項目上融資金額已經高達63億美金,遠超2017年全年的融資金額總數,融資項目個數也接近了去年總量的近60%。在一線情況來看,一級市場在3月到4月初跌倒局部最低(以太美元計價約$380)這段時間有短暫的估值調整,但是在5月開始,大量項目,不管好壞,都迅速回歸到神奇的1億美金的”共識估值“。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上面這張圖顯示,如果你投資了一個一個1億美金估值(總代幣量*代幣價格)的項目,意味你有接近一半概率是投資了一個只有idea的項目。只有idea意味著淘寶1000元包辦的白皮書,項目在傳統風險投資裡就是第一輪種子輪的估值,在硅谷種子輪估值長期穩定在800萬美金左右。另外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當1億美金的估值已經超過傳統風險投資裡的C輪公司的平均估值,卻只有0.5%的項目是有可用代碼。用接近10倍的溢價投了一個區塊鏈項目,除了流動性溢價,剩下的也只有FOMO溢價和智商稅了。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另外一億美金項目的token為什麼如此值錢?是能夠代替分紅還是作為價值儲存?不好意思,超過65%的token做的,僅僅是成為尚未有任何用戶和使用率的想象中的平臺上,支付手段的代替而已。這個可以輕易的被任何其他代幣,或者線上支付手段取代。換句話說,就是在QQ還沒有的時候,發了一個QQ幣,然後這個QQ幣總值1億美金。如果這個不是空氣,什麼是空氣?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二級市場真蕭條

與一級市場的虛假繁榮相反,二級市場持續蕭條。溫水煮青蛙就是現在市場的最好寫照:市場deeply in bear market,大幣種交易量萎縮,機構持幣觀望,短期內並沒有重大可預期利好,監管只有可能利空,EOS上線不論好壞都是利空...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二級市場持續被一級市場的虛假繁榮下募資成功的項目填鴨,強行上線,靠做市繼續維持虛假繁榮。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二級市場我們看到了靠節點競選賺盡吆喝的EOS領跑價格,以太各種競爭對手在無理由踩踏以太上表現的一個比一個精彩,卻沒有人關注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主動選擇向EOS創始人BM披露了一個EOS重大安全漏洞,而不是在EOS上線後將其毀滅。

(具體事情不贅述,真實故事就是Cosmos一個程序員小哥發現EOS竟然不是BFT Compliant ...告訴V後V選擇公開告訴BM,BM與V辯論後承認問題改進碼,詳情可看Github帖子 https://github.com/EOSIO/eos/issues/2718#issuecomment-389222260)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是共同進步,而不是互相踩踏。當注意力被分散,幫派大旗舉起,各路勢力圈地,行業共識被消耗,市場只會在深熊中一蹶不振。

真正的熊市是共識的流失,價格起伏僅僅是表象

紐約的最後一個晚上,在Jae Kwon (Tendermint, COSMOS 創始人) 的Boat party上度過。Vitalik也悄悄到場,和好基友Joseph Poon (Plasma, Lightning Network創始人),還有不小心成為程序員的說唱選手Karl (Ethereum Casper核心開發),以及幣圈顏值前三的Kevin小哥哥(Omisego核心研究員) 一起扯家常,嘮嗑吐槽。難得在牛鬼蛇神充斥的大會,在這幫純粹的從業者中,找到了一絲信仰。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這幾位年輕的真.大佬,共同的特點都在很早開始業餘鼓搗加密學和分佈式系統,沒有一個是祖傳區塊鏈,沒有一個是密碼學專家。我至今還記得Joseph Poon告訴我他大學的專業以及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時候,我滿臉WTF的情形。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看的一個特別雞湯段子其實說的很有道理:一個人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他的高度。一個人如何使用空閒時間,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專家,真的不需要那麼多大會。動不動就攢局、操盤、投行化、資本運作。歷史上沒有任何革命性技術或者產品會在這種環境下出現,更沒有任何創新可以靠這種方式誕生。發自內心的興趣和非利益驅動的參與,才是一個行業能夠有機、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紐約夜深,風起微涼。

Dovey Wan專欄|撕裂中的區塊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