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維權,武警司令提了新要求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經過了領導體制變革以及國務院機構調整,武警部隊的領導機制、力量構成完成調整,得到優化。

對新型力量建設的方向,武警部隊司令王寧的講話提供了線索:“武警力量體系‘陸上強、海空弱,境內強、境外弱’的問題凸顯。”問題所在就是建設所在。

海上維權,武警司令提了新要求

我海警執法船

海上維權執法

王寧表示要著力打造以特戰力量為反恐尖刀,以空中力量為高效支援,以海上力量為維權主力,以工兵(交通)防化力量為救援主體,以綜合集成網絡信息系統為支撐的新型力量體系。

既然明確了“海上維權執法”這一新任務,依靠什麼來履行?顯然,武警部隊不會從“零”開始。

兩個月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佈。以往公安邊防部隊、警衛部隊、消防部隊等目前均退出現役不再由武警部隊管理。有出有進,此前由國家海洋局(中國海警局)管理的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海警隊伍劃歸武警部隊,被解讀為武警“海上維權執法”任務的落地之舉。

王曉鵬認為,海警轉隸武警,是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需要。“過去,海警所遇到、處理的問題多數是沿海、海域的一些問題。而現在,我們要突出全球海洋治理、建設海上命運共同體,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多、更復雜。沿海、海域、海路(海上通道)等問題我們都要考慮,這就給海警進行海上維權執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王曉鵬說。

中國海警的兩隻“怪獸”

很容易想見,劃歸武警管理的海警力量,除了人員外,更重要的是出海執法所依賴的海警船。相比美國海岸警衛隊、日本的海上保安廳,我國的海警力量建設確實起步較晚。

海上維權,武警司令提了新要求

我海警、漁政聯合執法編隊在南海巡航

幾年前,一個典型的場景是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面對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先進巡視船,我國執法船隻赴巡邏執法過程中往往顯得很弱勢。不過,像上文所述,近幾年我國在海警船建造、裝備方面已經大幅進步。《外交學者》曾透露,中國海警在幾年的時間裡新增加了100多艘船隻,目前擁有200多艘各式船隻。

另外,從個頭上來說,目前中國擁有兩艘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海警船,世界之最。

2017年,編號為3901的萬噸海警船完成南海首次巡航。資料顯示,3901船是2901船的姊妹船,這兩艘被外媒稱為“怪獸”的大傢伙,排水量甚至超過了排水量9700噸的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更是遠遠超過了日本6500噸排水量的“敷島”級巡邏船。這意味著,目前中國擁有兩艘世界最大的海警船。專家分析認為,船的噸位大,意味其擁有更長的續航時間、更高的航速和抗風浪能力等優勢。上述海警船無論在噸位、火力、適航性等方面都對周邊國家海上執法船具備較大優勢。

武器裝備上,這兩艘船上配備有76毫米口徑速射艦炮,兩門副炮以及兩挺高射機槍。另外,它還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和機庫。

海警轉隸帶來的變化

提起海上維權執法,國人第一反應一定是多次產生摩擦的釣魚島。中國海警力量轉隸武警部隊之後,中國海上維權工作必然會有變化。周邊國家對此也是密切關注,比如日本宣佈成立水陸機動團。

正如任國強所說,中國海警轉隸之後,巡航釣魚島的任務照舊。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從全國兩會後,中國海警已經至少前赴釣魚島12海里海域巡航三次。實彈演練也照舊進行,不同的是,演習照片中海警人員袖標已經變成了“中國武警”。

海上維權,武警司令提了新要求

海警支隊實彈射擊演練

央視2016年報道援引日本官方數據稱,2012年9月,中國擁有1000噸以上的大型巡視船40艘。到了2014年12月,增加到82艘。2015年12月,這一數字升至120艘。日方估計,到2019年,中國大型巡視船的數量將高達135艘。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表示,日本應該習慣這種差距,今後會更大。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中國海警船的飛速建設開始於2013年前後。

此前,我國將海上維權一事“拆分”成了5個細分項目分別由5個不同的部門負責:海監——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漁政——農業部漁政局;海巡——交通部海事局;邊防海警——公安部邊防管理局;海上緝私警察——海關總署緝私局。對於海上糾紛這種情況多變、形勢複雜的事件,維權力量細分且分散是好是壞,顯而易見。

2013年7月22日,“中國海警局”正式在國家海洋局掛牌,將國家海洋局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整合。新成立的中國海警局由國土資源部管理,同時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

現在,中國武警從海洋局接手了這支海上執法力量。而王寧的發言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海上維權執法力量將更加強大。(北京青年報)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