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中國淨負債率暴升至159% 千億負債的背後

2018年該公司三筆融資利率同為8.25%。相較於2017年平均僅為6.9%的融資成本大幅提升近兩成。在其淨負債率已上升至159%的前提下,償債壓力進一步加大

融信中國淨負債率暴升至159% 千億負債的背後

無千億,不閩系。

當“黃其森式”業績目標引發的名利雙收效應不斷蔓延後,從福建發跡的諸多房企不甘人後,紛紛祭出破千億銷售額的戰略計劃。不過更有意味的是反客為主——隨著後者陸續將集團總部遷至上海,該派系的“地王”標籤在長三角地區旌旗招展。

凡事都有AB面。

閩系房企通過高槓杆實現的強擴張效應,也無法避免普遍存在的“高負債”現象。

《投資時報》攜手標點財經研究院日前聯袂推出的《中國房企缺錢報告·2018》顯示,在資產規模千億以上的港股內房企中,作為“110億靜安地王”的融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融信中國”,股票代碼:3301.HK),2017年淨負債率大幅上升至159%,高居第5位;短期負債與貨幣資金的比值為1.18,排在榜單第8位。

同時,這家由歐家老三掌握的公司總債務,已達1394.35億元,同比上漲83.91%,資產負債率則上升至81.93%。值得注意的是,其有息債務和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分別達為694.54億元和218.44億元。除受限制現金19.34億元外,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金額僅為184.73億元,償債能力堪憂。

儘管2017年融信中國在營收、毛利、銷售金額、土地儲備等多項核心經營指標上出現翻倍式增長,但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股價2017年全年漲幅僅54.53%,而在港股上市內房企中,股價同期實現低則2倍高則4倍以上漲幅者,絕非少數。

2018年1—4月,該公司房地產銷售金額為325.2億元。雖說完成1200億元的年度業績目標難度不大,但問題是,融信中國旗下地產項目一直以來僅七成左右權益佔比,註定令其業績成色遜人三分。

這也意味著,通過沖規模、高週轉、促回款回籠資金以降槓桿、降負債的常規操作,融信中國的發展速度需多一個檔位才能與同級別對手持平。

此外,融資渠道收窄的背景下,該公司同樣面臨融資成本水漲船高的壞消息。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18年1月26日和2018年2月13日分別發行了3.25億美元和1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在3月27日又計劃發行4.2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上述3筆融資利率同為8.25%。相較於2017年平均僅為6.9%的融資成本大幅提升近兩成。

對於一家民企背景的後起之秀,這是融信中國必須支付的成本。只不過,能否以此換來計劃中的利潤提升及業內排名上位,尚未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