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與大腦血管畸形相關,可誘發腦卒中和癲癇!

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與大腦血管畸形相關,可誘發腦卒中和癲癇!

左側正常右側為海綿狀血管畸形導致的大腦損傷

腦血管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究其病因目前最為人熟悉的有兩個,其一為動脈硬化斑塊致使血管狹窄導致的缺血性腦卒中;其二為長時間高血壓形成的血管瘤破裂導致的出血性腦卒中。除了這些,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血管畸形,其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腦血管畸形,叫做海綿狀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CCMs)。CCMs主要表現為大腦內的缺乏纖維層的薄壁血管增加,導致血液成分非常容易滲透到大腦組織內部,其很容易導致腦卒中和癲癇的發生。談到畸形,人們總認為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不過最近一組科學家卻發現造成CCMs的原因與腸道內的細菌有關,該研究已經發表在了著名的《Nature》雜誌上(DOI: 10.1038/nature22075)。

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與大腦血管畸形相關,可誘發腦卒中和癲癇!

腸道細菌

談到這次的研究還起於一個科學中的意外。改組科學家本來希望應用一種之前已經構建非常穩定的CCMs小鼠模型進行相關的研究,但是一次將這種小鼠換了一個無菌的環境中進行飼養,竟然無法誘發CCMs的發生。這個結果讓科學家很驚訝。通過對各種原因的排查,研究人員最後發現,原來這與腸道內的革蘭氏陰性細菌有關。當在無菌環境和用抗生素抑制這種細菌,讓其減少的時候CCMs的發生會下降,甚至不會發生,反之則可以增加CCMs發生的嚴重程度。

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與大腦血管畸形相關,可誘發腦卒中和癲癇!

LPS與TLR4結合

需要進行補充的是之前已經有研究證明一些TLR4基因突變的人,可以導致產生更多TLR4,進而增加CCMs的產生。而針對這種基因突變,臨床的表現卻大不相同,有人表現很重,有人卻幾乎沒有任何病情。這次的研究就是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此外,這個研究也提示,對於先天的問題,並非後天就沒有措施進行糾正,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找到相應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