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人生背後的力量

關於人生,人們有許多看法。關於人生,世上也有許多宗教。在豐富多彩的人生背後,究竟是什麼在推動著人們前行?並使人走上不同的道路?

一、是什麼在支配著你的行為?

有一句廣告語:我的地盤我做主。以後就衍生出一個句式:就是“我的什麼、什麼我做主”。但是我問一個問題,你的,你就可以做主嗎?比如說,你的身體你就做主嗎?

你肯定會回答,當然了,我的身體我還不能做主嗎?我讓他往東他就往東,我讓他往西他就往西。

那麼我再問你一句,身體是你來支配的,那麼背後支配你的又是什麼?

我們站在大樓上,看腳下的車流和人流,看到的是無序和雜亂無章。正在往東走的,忽然又改向往西;正在好好走著的,忽然就停了下來;正在按照正常速度走著的,忽然就加快了速度;正在一條大道上走著的,忽然就拐進了小巷。就象“布朗定律”所揭示的我們判斷不出一個原子下一步會向哪個方向移動一樣,我們也同樣判斷不出一個人下一步會向哪個方向移動。

但是,實際上,一個人往哪個方向移動,都有其理由。而這個理由,就是他心中不斷湧出的念頭。

《世說新語》裡有一個故事,王獻之居山陰,突然想念戴安道,便冒雪連夜乘船前往訪戴。天亮到了戴家門前,卻連門都沒敲,轉身就走。僕人很奇怪,問為什麼。王說:"吾乘興而來,興盡而去,何必見戴?"

他的這個舉動,讓他的僕人看來,就很不可思議,但是,在這個行為的背後,就有著念頭在起作用。忽然就有了訪戴的興致,到了以後,這個興致忽然就沒了。

所以,在背後支配你的,就是你的念頭。人只不過是念頭這根線牽著的木偶,是念頭指揮著的“傀儡”。

關於念頭,有這麼幾個特性:

1、念頭的連續性

念頭就象是被風吹著的水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信你可以試著靜下來,讓什麼念頭也不出現,一般的人,很難做到。有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在心中默唸:“我什麼也不想,我什麼也不想”,但“什麼也不想”本身,就是在想,不讓出現一個念頭的本身它就是一個念頭。就是晚上睡下了,思想也沒能停下,而是換了一個形式,以夢的面目出現。不斷出現的念頭就象是奔騰而下的河水,不捨晝夜。

2、念頭的突然性

象我們前邊提到的雪夜訪戴的例子,王獻之訪戴的念頭產生的就很突然,消失得也很突然。另外,我們可能有這個經驗,就是幾個人正在談論一個話題,忽然一個人冒出一句話,和正在談論著的話題錯了十萬八千丈。我們會覺得很突兀,但是在他心目中,卻自有其邏輯,因為正是你們談論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引起了他的聯想,使他產生了說出這句話的念頭。

3、念頭的成長性

有時無意中產生的一個小小的念頭,它會在你心中不斷髮酵,最後會變得越來越強烈,然後促使你付諸實際行動。

4、念頭的交互性

在一個念頭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斷有新的念頭加入進來。念頭互相作用,互為因果。這些念頭的合力推動著你往前走。這些念頭,既有自己的念頭,也有別人的念頭。這些念頭會不斷地改變著你前行的方向。還拿談話作例子,平時我們談話總是漫無邊際,不知道會扯到什麼地方,這就是不同的人不斷產生的念頭改變了話題的走向。

就象我們不能把握話題的走向一樣,我們也同樣把握不了同樣是受著念頭支配的人生的走向。

5、念頭的善惡性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在我們產生的念頭中,會有許多善念,也會有許多惡念。當然也有許多無所謂惡、無所謂善的念頭。

6每一個念頭都會產生或好,或壞的後果。

不管產生的念頭是惡、是善,還是不惡不善,只要你心裡產生了一個念頭,並任其發展成長下去, 最終在其它念頭的交互下,總能產生一個對你來說或好或壞的結果。只是它的發展脈絡我們一般人看不清楚罷了。

《呂氏春秋》中一個故事: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

一件小事,最終引發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雖然離奇,我們總可以看得清來龍去脈,而念頭的發展我們看不見,卻可能要複雜得多,並且從最初的一個小小念頭開始,最終卻可能帶來大相徑廷的結果,所以有“一念之差”的說法。

看了以上這些,你是不是覺得有點道理?但你可能又會說,沒錯,是念頭支配著我的身體,但這個“念頭”是“”的念頭,那麼歸根結底還是“”在支配著我的身體和行為。真得是這樣嗎?那麼我們再挖掘一下念頭背後的東西。

二、念頭背後的東西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是基於自己的需要和判斷。這一點大家大概不會有異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午外出,餓了,需要吃飯,就產生了去飯館的念頭,這是要滿足自己的填飽肚子的需要。然後有兩家飯館,一家人多,一家人少,你判斷人多的那一家肯定飯做得好吃,要不就是便宜,於是你就進了人多的那一家。

下面就把需要和判斷分開來說。

先說需要,是什麼樣的需要呢?簡單說來一句話,就是滿足自己各種各樣慾望的需要。也就是說,雖然念頭看起來很多,但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歸納起來它的原動力卻不外乎一個字。

相傳清朝的乾隆皇帝遊江南,站在江蘇的金山寺,看見長江上有許多船來來往往。他問一個老和尚:“老和尚,你在這裡住了多少年?”老和尚當然不知道這個問話的人就是當今皇上,他說:“住了幾十年。”問他:“幾十年來看見每天來往的有多少船?”老和尚說:“只看到兩隻船。”乾隆驚奇地問:“這是什麼意思?為何幾十年來只看到兩隻船?”老和尚說:“人生只有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乾隆聽了很高興,認為這個老和尚很了不起。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裡,我們可以改兩個字,把“利”改為“欲”,

天下熙熙,皆為欲來,天下攘攘,皆為欲往。因為本質上,人們追求利還是為“欲”服務的,這個利,不僅是“錢財”,也包括“利益”,有了利,就可以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貪慾、色慾、食慾、佔有慾、表現欲等等慾望。上面說到為名,實際上也還是為了利。因為人追求名望,其實不過是把它做為獲取“利益”的敲門磚、墊腳石。象現在一些明星,不惜損害自己的形象進行炒做,其實就是為了出名,出了名,出場費才能水漲船高。還有古代的一些“所謂”隱士,一付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但這樣做不過是在積累資本,一旦被官府相中,這就成了自己撈取官職的籌碼。“終南山下雲中鶴,飛來飛去帝王家”。

那麼我們還站在樓上往下看,那些乍一看毫無規律地匆匆移動著的人群、車流,哪一個背後不是在“貪慾”的推動下往前走呢?比如說,張三之所以匆匆走在三路上,是要去訂一個飯局,請李四吃飯,目的是為了讓李四照顧自己,少罰公司點款。李四匆匆走在路上,是去吃張三的請,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王五做為廚師,正在忙著準備晚上的各種菜餚,也是為了老闆一個月五千元的工資。還有情人節的晚上,那些年輕人冒著寒風,手捧著玫瑰,苦苦等待著自己的情人,還不是為了博美人一笑?人們就是這麼可憐,被各種各樣的慾望驅使著。

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人吸毒成癮,為了滿足自己吸毒的那種強烈的慾望,他就會產生一個又一個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念頭,比如騙的念頭、偷的念頭、搶的念頭、殺人的念頭,然後在這些念頭的驅使下做出一個又一個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舉動,最後落得一個非常不好的結果。你說,最初的他想產生這樣不好的念頭、落得這樣一個不好的結果嗎?沒有人想,但實際上他又控制不了,一但開始吸毒,就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你可能又會說,吸毒以後,要控制自己的念頭確實很難,但在吸毒之前,我可以控制自己不吸毒啊。但是,你能發現一個小孩自小就樹立了一個理想,說我長大了要吸毒,要成為一個癮君子嗎?他之所以會走上吸毒之路,還另有其它更小一些的其它念頭,還另有其它原因(說得玄一些,另有其它因緣)推著他走上吸毒之路。

所以,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也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念頭。這一點,應該不錯吧?

再說判斷,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就需要對事情做出一些判斷,哪些事、怎麼做才會對滿足我的慾望有幫助。而

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是對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但是我們可以保證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對事物做出正確的認知嗎?

我以前寫過一個文章,題目是《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說到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問題。抄錄如下:

世界只有被感知,對我們才有意義。人的感知能力千差萬別,所以眼中的世界就各不相同。

首先是感覺。你對一個先天的盲人講花紅草綠,比喻得再生動貼切,他所理解的世界也肯定與你不同。

即使同樣是明眼人,看到的世界就相同嗎?你眼中的紅色,

在色盲的人看來可能只是灰色。

再一個,你的紅色的概念從哪裡來?是不是小時候媽媽或者老師指著一種顏色,告訴你:這是紅色,於是在以後你一見到這種顏色就說它是紅色,但是你又怎樣才能斷定這顏色在你們眼中是一樣的呢?沒有辦法驗證。

在對顏色的認知上,許多人感覺和其它人沒有什麼區別,都說草是綠的,初升的太陽是紅的,直到有一天,看色盲測試本,一個人眼裡的一隻雞,成了別人眼裡的一頭牛,這時才知道其實我們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你不知道我眼中的世界什麼樣,我也不知道你眼中的世界什麼樣。究竟誰的眼中反映的是真實的世界?沒有標準。其實也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擺在那裡,世界通過我們的感知而存在。你眼中的世界,對你而言就是真實的世界。他眼中的世界,對他而言,就是真實的世界。

不光是視覺,還包括觸覺、嗅覺、聽覺。網上曾有一個有趣的測試,就是播放一種特殊頻率的聲音,我聽起來就象是一種蚊子的聲音,據說這種聲音大約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可以聽到。

還有,同樣是一杯水,我喝起來是溫溫的,讓孩子喝起來他就只說燙。熱、涼的概念不同的人感覺也不同。

讓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除了感覺,還有智力。一句話,在一個人聽來是一個意思,在另一個人聽來就是另一個意思。有的人,只能聽出話語本身的意思,有的人卻能聽出弦外之音。針對具體的一句話,你可以教會一個人怎樣去理解,但你不能教他怎麼去理解所有的話。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是如此,人只能拘泥在自己的智力範圍內,有的只是看到表面, 有的卻可以看到本質。兩個智力相當的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可以理解彼此的意思,然後默契配合,兩個智力懸殊的人,卻怎麼也沒有辦法溝通。有的人,把人與人的關係看得很簡單,於是世界在他眼中就變得簡單,有的人把人與人的關係看得很複雜,於是世界在他眼中就變得複雜。

精神病人,就是對世界的認知出現了問題。別人本來一個善的舉動,他看來卻是惡的,結果就很抗拒;別人一個惡的舉動,他看來卻是善的,結果主動親近。現實中還有一種“迫害狂”,總覺得別人要害他,結果就東躲西藏,惶惶不可終日。在魯迅的《狂人日記》裡對此有過形象的描寫,下面摘錄幾句:

“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

拋開小說深藏的社會意義不談,僅就主人公本身來看,本來很平常的一個事,他卻處處感覺暗藏殺機。因為他不能對外界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反應,於是在一般的人看來,他就出現了問題。

正是由於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不同,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會做出不同的反應,產生不同的念頭。有時一個人的做法,大家都覺得是錯,但他就是“一根筋”,因為他覺得那是正確的,還自詡為“眾人皆醉我獨醒”,要想改變他的這個念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念頭來自於判斷,判斷來自於認知,而認知卻有許多侷限和錯誤。那麼,你還敢說你能支配你的念頭了嗎?面對這些, 我們只能無奈地祈禱:別讓我的認知出現問題!

那麼緊接著,下一個問題就來了,如何不讓自己的認知出現問題?

三、如何不讓自己的認知出現問題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看幾個詞語:

利令智昏、色膽包天、玩物喪志、利慾薰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看了這幾個詞,答案其實已經出來:如果想要自己的認知不出現問題和錯誤,那就不要太執著於自己的慾望。

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對股市頗有研究,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試著在網上利用虛擬的資金模擬炒股,戰績也很好。一旦投入實戰,卻也象大多數人一樣,不能逃脫虧損的命運。為什麼?人還是那個人,理論還是那些理論,智力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降低,如何就不行了呢?這是因為模擬炒股,他的心情相對超脫,一旦投

入真金白銀,對金錢的貪慾就擾亂了他的神智和判斷。

還有象上面說的色膽包天,平時一個非常膽小的人可以為了

滿足自己的色慾最終走上殺人的道路。那個時候,他的心裡就只剩下了“色”,沒有了“法”。還有玩物喪志,如果一個人痴迷於某項事物,就會把其它一切拋在腦後,眼中只有這個東西,對其它一切視而不見,沒有了清明的神志---這個志,許多人解釋成志向的志,我覺得神志更為恰當。

這些可以用一個情景作比愈:如果說事物的真相是天上的月亮,那麼人們的心靈、神智就是一泓湖水。只有湖水平靜了,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如果我們往湖水裡投一個石子,一下子打破了水面的寧靜,那麼好長時間就不能夠看到月亮。如果是一直往湖面上吹著風呢?那麼就一直看不到月亮。偶而升起的慾望,就是投入心靈這面湖水的一枚石子,持續不斷的慾望,就是向心靈這個湖面吹著的風。

當然,還可以把人的心靈比喻成一面鏡子,只有平整、清潔的鏡子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來面目。如果鏡子上蒙上了貪慾的灰塵,那麼結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樣說,不是說人不能有慾望,只是不能太執著。比如,餓了還是要吃飯,但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困了還是要睡覺,但不一定非得住五星級酒店。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還是要掙錢,但不一定非得當首富。人要學會隨緣,否則一門心思去鑽牛角塵,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知道,當一個人過於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對其它的一切視而不見;當人們先入為主地形成一個論點以後,支持這個論點的論據就會洶湧而來。

關於慾望對神志的干擾就說這麼多。但是,現實中存在一個問題,在一定場合,因為受著他人和自己的約束,慾望表現得還不是太強烈,但處在特殊場合,比如說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心中的慾望還是會沉渣泛起,壓抑不住。慾望這種東西,不是你大聲說出“我要控制”,就可以控制得了的。另外,就是有的人為什麼慾望多?慾望強?這就涉及到了慾望背後的東西:習氣,或曰習性。而習,就是習慣,是一個長期養成的結果。

說到這裡,我們先暫時拋開這個話題。說一說什麼才是真實的你?

什麼是真實的你?是那個土地局局長?是辦公室主任?是營業員?是清潔工?這不過是你的社會屬性,社會身份,是暫時的,今天是,明天就可能不是。所以這個不是真實的你。

是穿黑色上衣,棕色皮鞋的那個人?脫了衣服,比如在澡堂子裡,你還能區分出誰是誰嗎?

是名字?

是長相?

是身體?

這些都會改變。

不可改變的,是自己的心識,是自己對不同事物的反應,是自己為人處事的方法,歸根結底,是一直跟隨著你的習氣,或者說習性。在佛教中叫“業”,在叔本華的哲學中叫“意欲”。其實我們前面說了那麼多,又是念頭,又是慾望,其實背後真正支配他們的,是習氣。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處處表現得很紳士,進門、進電梯,“Lady first”,但回到家,一語不合,揮起拳頭就開始打自己的老婆。還有一些女孩子,人前表現的很淑女,吃飯也只吃一點點,但一回到家,摔掉鞋子,大吃大喝。

人們都善於偽裝自己,時間長了,就以為裝出來的那個就是真實的自己,其實不是。

在集體生活中看不到真實的人,需要在他獨處的時候看;人前人五人六,人後放浪形駭。人前彬彬有禮,人後粗俗不堪。

在談戀愛的時候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人,需要在他結婚以後看;

在身體健康的時候看不到真實的人,需要在他病中看。身體健康的時候,意氣風發,看別的病人,讓人家放寬心,等病到了自己身上,結果比誰都悲觀;

在年輕的時候看不到真實的人,需要在他老時看。為什麼會有“老小孩”之稱?人老了,和小孩爭吃的,爭玩的,返老還童了。其實這些東西,並不是他年輕的時候就不想要,而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要擔負更多的責任,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一直在壓抑著自己,等人老了,神智越來越不清楚的時候,這些一直壓抑著的東西就會重新抬頭。

在清醒的時候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人,需要在夢中看。在真實世界的人,循規蹈距,遵紀守法,但你敢不敢保證自己在夢中從來就沒有做過壞事?在夢中做過壞事,就說明你有做壞事的“種子”,在現實中之所以沒有萌發,只是因為沒有碰到合適的土壤、合適的溫度、合適的水份。一但在現實中給你提供這些,你一樣會成為“壞人”。多少人們平時眼中的“好人”,在犯了罪,殺了人之後,人們才大吃一驚,不敢相信。其實他們也不是天生就是犯人,他們身上有的一些不好的習氣,我們身上都有,而他們成為犯人,我們沒有成為犯人,不是因為我們就比他多高尚,只是運氣比他好一點而已。

所以,要真正改變自己,就要從改變自己的習氣入手。

怎麼改變習氣?

改變習氣,需要修行。不要把修行看得很複雜,很深奧,簡單地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通俗地說,就是自己和自己作對。

關於修行,又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我以後會用專門的文章《所謂修行》來說這個問題。

隨筆:人生背後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