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扶貧微故事①」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玉麥鄉接上了“大網電”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小新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新的征程,令世界期待。

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在企業改革、轉型、發展任務艱鉅的背景下,把扶貧重任扛在肩頭。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是硬仗中的硬仗。

即日起,小新陸續為大家分享央企扶貧微故事,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帶您感受扶貧一線的變化!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卓嘎、央宗兩姐妹的回信,使這個曾經的“三人鄉”,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地方。這段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玉麥鄉兩姐妹的殷切期望,也是對西藏近4000千米邊境線上更多“卓嘎”和“央宗”的諄諄囑託,更是對西藏邊疆地區發展建設與民生改善的深情牽掛。

由國家電網建設的玉麥鄉電力線路總長15公里、10千伏,從曲桑變電站輸出,由108級電杆架成,跨越海拔5000米的日拉山,通進鄉黨委政府所在地。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說,“用上國家電網的電,是當地老百姓的福音。”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玉麥鄉接上“大網電”,是國家電網公司推進“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全力助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全國範圍內,更多的貧困地區電通人和,正昂首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格桑花紮根雪域高原,玉麥鄉告別小水電

地處中印邊境地區的玉麥鄉隸屬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是我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截至2017年年底,全鄉僅9戶32人。由於地處邊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玉麥鄉的用電一直吃緊,僅靠1座125千瓦的小水電站苦苦支撐。每到冬季枯水期,由於電站水庫儲水不足,發電出力大打折扣,電壓不穩、頻繁停電已成了這裡的“家常便飯”。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電力工人在玉麥鄉群眾家中試電。

“今年藏曆新年來臨之前,供電員工為我們拉起了一條10千伏輸電線路,讓我們鄉用上了持久、可靠的國家電網的電力,我們不用再擔心寒冷,不用再擔心黑暗。”卓嘎說。

你們為祖國戍邊疆,我們為你們送光明

玉麥鄉聯通西藏電網主網,要從兩年前說起。在2016至2017年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中,山南供電公司投資8100萬元,新建三林35千伏輸變電工程和曲松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延伸了主電網覆蓋範圍,為玉麥鄉通大網電工程建設創造了基礎條件。

2017年8月,玉麥鄉通大網電供電工程正式啟動。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牧民卓嘎姐妹的回信,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為玉麥鄉發展和戍邊固邊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優質高效電力服務的信心和決心。”隆子縣電力有限公司員工丹增旺堆說。

2017年11月,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將玉麥鄉幸福美麗邊境小康示範村電網建設納入了隆子縣通電工程,工程新建總長15公里的10千伏輸電線路,新建1臺容量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使玉麥鄉納入大電網覆蓋範圍。

玉麥鄉平均海拔3650米,山上海拔則在5000米以上。現場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大風,能見度只有3~5米,鐵塔的組立、拉線等工作進展十分困難。有時,山頂上下起大雪,施工人員的手經常會與鋼鐵材料粘到一起,寒風掠過,臉上像刀割一樣疼。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全體施工人員接到了一項“死命令”,要完成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今年46歲的李小兵是山南供電公司玉麥鄉通電工程的負責人,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閬中,在玉麥鄉通電工程的最後階段,他全程在通電現場指揮工作,協調施工單位加快工作進度。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電力工人在玉麥鄉境內施工。

“從山南通往玉麥鄉的路異常難走,路上要翻越幾座高山,不堵車,也要6個小時的時間。施工階段已到了冬季,下起了雪,過了曲松村前往玉麥,山上大霧瀰漫,路上全都是積雪,路邊就是懸崖峭壁,十分危險。”李小兵回憶起施工時的惡劣條件仍然心有餘悸。

按照正常程序和進度,玉麥鄉聯網工程至少需要122天。但為了搶在藏曆新年來臨前讓玉麥鄉用上安全可靠的電力,國網西藏電力特事特辦,各單位、各部門和參與人員齊心協力,僅用25天時間,便圓滿完成玉麥鄉電網聯網工程,比正常施工週期縮短了97天。

2月3日傍晚,玉麥鄉雪花飄飛。幾名供電員工正在一座嶄新的10千伏變壓器上緊張地忙碌著。不遠處,玉麥鄉副鄉長尚林佳正和幾名鄉親滿懷期盼地等待著。19時38分,隨著供電員工合閘送電,遠處的鄉村,瞬間一片光明。尚林佳緊緊握住供電員工的手激動地說:“辛苦了!我代表鄉親們感謝你們,謝謝你們送來了我們盼望已久的大電網電!”

幸福玉麥接通“大網電”,“三區兩州”期待新變化

像卓嘎一樣即將因電改變生活的,還有“三區兩州”地區的廣大父老鄉親。

“三區兩州”中的“三區”即西藏自治區,四川、甘肅、青海三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兩州”即四川涼山州、甘肅臨夏州。這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區兩州”能否脫貧成為關鍵。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持續加大電網建設投入,顯著提高了“三區兩州”地區供電質量。但由於歷史欠賬多、自然條件差等原因,“三區兩州”電網網架結構依然薄弱,設備質量標準偏低,配電網整體供電能力不足,10千伏供電“卡脖子”問題突出,供電可靠率和綜合電壓合格率指標遠低於本省平均水平。目前,“三區兩州”覆蓋的198個縣(區)共1.21萬個貧困村,電網基礎設施落後。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電力職工為藏族村落線路維護 。

為進一步加快“三區兩州”電網建設,持續改善生產生活用電條件,助力當地摘掉深度貧困帽子,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吹響衝鋒號。2018~2020年,公司將投資210億元,到2020年使“三區兩州”農網主要供電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的農網規劃目標(供電可靠率達到99.8%,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7.9%,戶均配變容量不低於2千伏安)。

同時,聚焦促進“三區兩州”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服務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聚焦精準脫貧、產業扶貧,聚焦提高農村生產、農民消費電氣化水平,解決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繫薄弱問題,解決全部變壓器重過載、供電“卡脖子”問題,解決全部新增低電壓問題,改造全部質量標準低、安全隱患突出的中低壓線路,逐步推進三江源保護區16縣清潔供暖配套電網建設,完成西藏村村通動力電任務,為具備電網延伸條件的邊防部隊全部通“大網電”。

「央企扶贫微故事①」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玉麦乡接上了“大网电”

國網甘南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為寺院檢修供電設備。

“通了電,就有了致富的門路。將來,到玉麥鄉扎日神山轉山的遊客會越來越多,我們計劃著開家庭旅館,連二維碼都弄好了,掃一掃,多方便。”玉麥鄉的三大經濟支柱是養犛牛、制藏香和旅遊,哪一項也離不開電。有了充足的電力,儲存犛牛肉可以用上冰箱冰櫃,製作藏香可以用上電磨機,旅遊更不用說。說到這些,卓嘎暢想起將來的美好生活,燦爛的笑容浮上面龐。今年年底前,政府為玉麥鄉出資建設的安置房也即將建成,卓嘎一家和她的鄉親們將搬進寬敞、明亮、溫暖的新家,“這種日子,還有什麼不知足?過去想都不敢想”。

相信不久的將來,“三區兩州”地區的居民都將像卓嘎一家一樣,有電,有路,有寬敞的住房,也有溫暖光明的未來。

服務脫貧攻堅大局 國家電網在行動

2015年底,國家電網公司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部署實施“國網陽光扶貧行動”,把扶貧工作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總經理和分管副總經理為副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扶貧行動各項重點任務。

實施村村通動力電“兩年攻堅戰”。2017年9月提前完成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下達的貧困村通動力電任務(不含西藏)。投資212.5億元,實現7.8萬個自然村通動力電和增容改造,其中貧困村3.63萬個、深度貧困地區1879個,惠及972.3萬人,為貧困地區脫貧注入了“新動力”。通動力電。實施國家光伏扶貧項目接網工程。完成投資20.41億元,累計接網總容量1038.44萬千瓦,惠及167.1萬貧困戶,其中深度貧困地區投資 0.34億元、接網總容量10.3萬千瓦,惠及貧困戶1.76萬戶。實施定點光伏扶貧工程。在定點扶貧的湖北、青海五縣區,投資7.03億元,建設7.7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每年產生扶貧收益6000餘萬元,全部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脫貧,實現10餘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此外,國家電網共向定點扶貧五縣(區)捐贈扶貧資金2.28億元,實施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救急難行動等項目473個。國家電網系統31個單位承擔省、市、縣各級扶貧點1213個,派出駐村第一書記695人。國家電網出資10億元,參與發起設立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

主 編:金冬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