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分期與具體治療方法

梅毒的分期与具体治疗方法

1、一期的梅毒

(1)患者曾經有非婚性的接觸史或著配偶性的感染史。潛伏期2~4周。

(2)暗視野的顯微鏡檢查 損害的皮膚粘膜或淋巴結的穿刺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

2、二期梅毒

(1)可能有一期梅毒史,一般發生在感染後6周至6個月。

(2) 皮膚損害 有多種類型,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性丘疹、毛囊疹及膿皰疹等。常泛發、對稱,手掌、足蹠可見暗紅色環狀斑疹或丘疹,邊緣覆粘著性鱗屑,口腔可發生粘膜斑。外生殖器及肛周可發生溼丘疹及扁平溼疣。上述損害無疼痛,可有輕度瘙癢。頭部可發生蟲蝕樣脫髮。

(3)神經系統病變 可表觀為無症狀性神經梅毒,也可為梅毒性腦膜炎、腦血管梅毒及腦膜血管梅毒。

(4)其他表現 可發生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另為關節炎、滑囊炎及腱鞘炎,好發四肢大關節。尚可發生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及視網膜炎等。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1)病史 有非婚性接觸史或配偶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上。

(2)皮膚粘膜損害 常見為結節性梅毒疹、樹膠樣腫及近關節結節。

(3)心臟血管梅毒、以單純性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及冠狀動脈病變多見。

(4)神經梅毒;以腦膜血管梅毒、腦膜樹膠樣腫、脊髓癆及麻痺性痴呆多見。腦脊液檢查異常。

(5)其他表現 如骨骼梅毒,主要為骨膜炎、骨髓炎、骨樹膠樣腫等;眼梅毒,主要為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及間質性角膜炎等。

梅毒的分期与具体治疗方法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

1、青黴素療法

(1)苄星青黴素G(長效西林)240萬u,分兩側臀部肌注,每週1次,共2~3次。

(2)普魯卡因青黴素G80萬u/日,肌注,連續10~15天,總量800萬u~1200萬u。

2、對青黴素過敏者

(1)鹽酸四環素500mg,4次/日,口服,連服15天。

(2)強力黴素100mg,2次/日,連服15天。

(二)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膚、粘膜、骨骼梅毒、晚期潛伏梅毒)及二期復發梅毒。

1、青黴素

(1)苄星青黴素G240萬u,1次/周,肌注,共3次。

(2)普魯卡因青黴素G80萬u/日,肌注,連續20天。

2、對青黴素過敏者

(1)鹽酸四環素500mg,4次/日,口服,連服30天。

(2)強力黴素100mg,2次/日,連服3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