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南寧“盲友”組隊擺按摩大棚 “佔道經營”40年從未被驅趕


每逢夜幕降臨,2、30名盲人機會拄著柺棍來到南寧市西關路附近的一處人行道,用鐵架支起一張又一張編織布大棚,慢慢架起簡易的按摩床,等待著街坊光顧。這一露天“按摩大棚”自上世紀70年代末逐漸在南寧成行,至今已持續近40年。

“按摩大棚”嚴格意義上來說雖屬“佔道經營”,可盲人勞動者們不依賴社會幫扶,用努力和汗水自力更生的精神,得到了市民們的尊重與理解。40年來,這些在夜幕中靠勤勞的雙手謀生的盲人勞動者,從未遭到過驅趕,在溫暖城市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個露天按摩夜市晚上7點出攤,凌晨2點收攤,生意好的時候,盲人按摩師一天可以賺200多元。

顯然,夜間在鬧市區搭建簡陋的攤子,在大庭廣眾下按摩,多少會與周邊熱鬧的商圈格格不入。但多數市民對這一現象很寬容。

一個,兩個,三個……隨著夜幕的加深,來按摩的市民越來越多,很快便佔據了每一張床,場面甚是壯觀。

按摩師們由於眼盲,難以分辨鈔票的數額,但大家表示多年以來,客人“少給”或“給假幣”的情況並不多見。

上世紀70年代末,到這裡按摩一次只需幾毛錢;如今,按摩一次的費用變成40元,生意好的時候,盲人師傅們一晚上可以賺200多元。

一些市民認為,簡陋的“按摩大棚”影響了市容市貌,但更多人卻覺得,允許盲人勞動者們用自己的方式謀生,是城市文明的表現。

按摩點所在處,白天是一個電動車保管點。為準時將地盤騰給盲人,保管員不得不一遍遍告訴前來停車的市民“只看到下午6點半”。保管員坦承,電動車保管點作了讓步:“有什麼辦法,他們也不容易。盲人師傅們熬夜工作來養家餬口,自食其力的精神讓人欽佩。”

按、壓、揉、捏……這些盲人按摩師們憑藉嫻熟的手藝,得以謀生。

可露天按摩其實也是‘看天吃飯’,南方雨水多,一旦下雨,生意便做不成了。

保健按摩是盲人目前就業的主要渠道。

午夜12點,五一國際勞動節如約而至,各路夜生活的主角開始往家趕,熱鬧的街市逐漸恢復寧靜,過路的街坊開始變得寥寥無幾,未有睏意的盲人勞動者們仍不願收攤,靜靜地等待著顧客的到來。

盲人按摩師們雖然無法感受光明,但是卻用雙手的溫度給街坊鄰居帶來了舒適與享受;街道對殘疾人的寬容,也體現了城市暖暖的溫情。在沒有光的世界裡,每踏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氣,這些盲人勞動者們在夜幕降臨的城市裡,用雙手找回了逝去的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