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同安封肉是廈門同安馬巷(現翔安馬巷)傳統的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 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據說,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將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開。

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同安封肉"據傳是為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制的食品。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授其方形大印。當時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員為慶祝他敕封"閩王",舉辦了一場盛宴。席間一道佳餚,就是將豬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塊,配上佐料(香菇、蝦米、板栗等),用黃巾(即用白紗布浸煮北辰山的所產黃梔子葉而成)包裹,形如大印,下鍋蒸煮,食時肉香撲鼻。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黃布猶如束印黃綾,布包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

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主料:豬腿肉連皮300克 說明:肥瘦依個人偏好選擇,美觀起見,最好切圓狀,不要成條狀,買的時候注意點就行.

輔料:板栗若干(10個),香菇若干(10個),八角若干(6個),桂皮若干,幹蝦仁若干.

八角和桂皮是調味用的,數量不要多.香菇板栗蝦仁依個人口味增減,不過畢竟是輔料,不要太多.

材料準備:

豬腿肉整塊洗淨,在瘦肉面上切井字花刀,備用;

板栗去殼對半掰開,洗淨備用;香菇、八角、桂皮、幹蝦仁洗淨備用;

方便起見,可以用乾淨的紗布將八角和桂皮包起來,也可以不包.

1、鍋放油少許,燒熱,豬腿肉瘦肉面朝下放入鍋中,加醬油少許,翻動豬腿肉將其上色.醬油不要多,以將肉色為紅色

為宜. 放蝦仁、板栗、香菇入鍋,翻炒片刻後加水一小碗,旺火燒開.水的多少以燒開能蓋住肉塊3/4為宜.

2、等水收至1/3碗左右,停火.將肉、蝦仁等移至圓形大碗中. 蝦仁、板栗、香菇放碗底鋪開,肉塊瘦肉面朝下倒扣其上,加入滷製剩下的汁水.用保鮮膜將碗口封住,不用太緊.

3、將碗上高壓鍋蒸,30--40分鐘出鍋即可.

備註:如果個人口味偏油,在滷製的時候可以多放點油.汁水也可以多留,這樣蒸的時候瘦肉部分容易入味.其他輔料依個人口味增減或者更換.

特點:色深紅,肉爛香味,肥而不膩,老少皆宜。

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同安區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

同安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同安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前者有北山十二龍潭、汀溪溫泉、三島風景區、出米巖、白雲岩、紫雲洞和鱷魚嶼文昌魚等。後者如梵天寺、蘇頌史蹟陳列館、蘇頌故居、梅山寺、面山巖寺、孔廟、汀溪窯址、婆羅門塔、鳳山石塔、凱歌高爾夫球場、雙溪公園及影視娛樂城等。

帶你走進廈門同安瞭解同安封肉,形似大印、肉爛味相

喜歡的請關注我,帶你領略各地風光和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