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大衛·伊格曼《生命的清單》

在去年圈淚無數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個很奇妙的設定。如果人世間不再有人記得你,那麼在亡靈的國度,你也將煙消雲散。

記憶,成了人們曾經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證明,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後來的人都能順著它尋找到你的音容笑貌。

所以,被人記住是一種幸福。

心理學家認為,當聽到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時,人的內心會產生喜悅感和滿足感。

曾有一項針對學生的調查:世界上最美妙、最動聽的聲音是什麼?很多學生的回答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老師的口中說出來。

如果你要學生喜歡你,請記住這條規則: “一個人的名字,對他來說,是任何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

由此可見,儘快記住學生的名字是多麼重要!

教育,從記住學生的名字開始,這樣,你的教育才會擁有溫度,你的教育才會滿含了愛與尊重!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桃李滿天下”的老師要怎麼記住這麼多學生呢?一個班有幾十位同學,有的老師還不止教一個班,加上現在的孩子名字裡常有生僻字,一不小心叫錯,那可就尷尬了!”

你要記這麼多學生的名字,你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三個步記憶法

第一步,先查字典,把姓名讀正確

“靳、覃、解”,這三個字,作為姓的時候,你知道怎麼讀嗎?

我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雖然大部分都是尋常姓氏,比如趙錢孫李等,但也有極少數姓氏,你明明認識這個字,但一張嘴,往往就會讀錯。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10個常用易錯的姓:令狐【líng hú】、澹臺【tán tái】、查【zhā】、瞿【qú】、解【xiè】、仇【qiú】、諶【chén】、桓【huán】、郗【xī】、樸【piáo】

而且,現在的孩子們的名字中越來越多地出現生僻字,老師能否當著那麼多同學的面,喊對自己的名字,對學生來說很重要。

拿到學生名單,老師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不確定讀音的姓和名字查清楚,好在第一次見面時,準確地讀出學生的名字。

第二步,下笨功夫,把名單背熟

“先知道名字,後見到本人”,比“先看到本人,後知道名字”的記憶效果要深很多,所以要提前,把名單背熟。

第一,先確保你準確地認識學生的名字。千萬不要把名字叫錯,別人明明叫荀彧(xún yù),你非要念成苟或。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第二,讓名字變得有意義。就是將你瞭解的這學生的過往、性格特點、臉部特徵以及和他身邊的人的關係等等,與他的名字建立有效聯繫。

第三:注意這個人外表的某一獨特特徵,學會聯想,把名字和其獨特性特徵關聯起來。

第四:複習一遍上一步驟的關聯。

用心記。只要用心,沒有記不住的,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特別是自己努力就能夠辦成的事情。

第三步,把名字和人對上

從記憶術角度,記憶人名與頭像,有三個簡單步驟:

第一步:找出頭像的特點,把這個或這些特點放大、誇張;

第二步:把名字轉換為容易記憶的圖象;

第三步:

把頭像特點與名字圖象進行緊密的聯結,看到頭像就想起名字,或看到名字就想起頭像。

臉孔比名字更好記,因為臉孔比較“有形”,拍一張帶有名字標籤的大合照,多次複習和記憶以幫助你快速地記住和熟悉學生。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讓全班學生依次自我介紹,說說名字的由來,或者填寫資料表,方便老師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加深印象。

特別記憶法

你想要記住很多名字嗎?如果有人告訴你每記得一個人的名字就給你一百元,你覺得很困難嗎?你可能會急不可待的查出你所遇見每個陌生人的名字,並牢牢記住以便累積賞金!各位校長get到這個技能了嗎?

想要牢記學生名字,還得這麼做:

建立全方位的記憶機制

1、提前準備,建立學生檔案

第一,開課前,最好可以請家長用A4紙做一份孩子的簡介:姓名、性格、特長、優缺點以及哪些方面期待老師特別培養的,然後再配上一張孩子的萌照。

第二,作為老師或機構,也要根據學生情況建立個人檔案,並且在後續輔導過程中,加入學生成績、性格、評語等不斷豐富檔案內容。

學生簡歷不僅能輔助老師在開學之初儘快認識瞭解新同學,在往後的日子裡,也能隨時翻出來回味一下。

2、巧用桌牌,製作胸卡

課前老師將準備好的不同顏色的即時貼,按照姓氏的分類發給學生,讓他們回家後在即時貼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愛好,並對貼標進行個性化的設計。

上課前,每位學生將設計好的貼標貼在身上醒目的位置,這樣整隊時,老師可以將早已熟悉的名字跟現實的人進行對號。課中,可對那些特徵不明顯的學生進行反覆記憶。

3、製作“座位情境圖”

在《花名冊》和《座位表》的基礎上,製作一張“座位情境圖”。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所謂的“座位情境圖”,就是按照學生在班級中的座位順序,在每個人名字上面貼上一張大頭照,整個“座位情境圖”的大小和電腦屏幕差不多大就可以。

這樣的話,記名字就變成看圖識字遊戲了,名字和形象一下子就扎進了心中。

課前,看圖熟悉學生的名字;課中,對照情境圖給予“中間生”更多關注,給他們更多的發言、展示機會;課後,結合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對照著情境圖溫習每一個孩子名字。

通過趣味姓名遊戲

1、特別的自我介紹

剛上課或快下課的時候,每次請3個學生做一個動作或者擺個造型,然後說出他們的名字。或者讓學生用最特別的方式自我介紹,幾次下來,你就能把每個學生的名字同他們獨特的動作聯繫起來了。

2、“蘿蔔蹲”遊戲

也可以在“蘿蔔蹲”遊戲中,通過改變遊戲方法,就可以把了解學生姓名作為隱含在遊戲中的教學目標。

“蘿蔔蹲”遊戲方法:5-6人一組,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圍成一個圈,每組學生按1一6號報數,由此每位學生獲得一個序號,老師參與其中為“7號”,遊戲從“1號”開始,“某某(1號同學自己名字)蹲、某某蹲,某某蹲完5號蹲”,被叫到號的學生馬上接“某某蹲、某某蹲,某某蹲完某號蹲”,依次進行。

如果其中有學生說錯的,或者沒有馬上反應的,將接受一定的懲罰。


3、反口令練習遊戲

在進行原地三面轉法練習時,可將學生姓名與反口令練習結合起來進行。如:姓“王”的學生進行正口令練習,別的學生進行反口令練習,或姓“王”的學生進行反口令練習,別的學生進行正口令練習,動作錯誤的學生自報姓名後站到隊伍外面。

當然,不止於此,還有更多的遊戲等待大家發掘,比如詞語接龍講故事、擊鼓傳花、猜名遊戲、作詩遊戲、數學遊戲等等。總之,遊戲的原則要簡明扼要,易於理解,方便操作。

親自發作業本和試卷

親自給學生髮作業本和試卷,就像國外大學校長親自給每個畢業生髮證書一樣,神聖而莊嚴!

每點一個孩子的名字,就請他到前面來領作業本或試卷。雖然這樣很費時,但重複幾次後,大多數學生的名字就記住了。

也可以通過點名的方式回答問題或發言,給老師和學生多次輸入和強化,不信記不住;

走向名師|從記住每一位學生名字開始

師能親切地喊出學生的名字,會讓學生有受關注、被重視的喜悅感,就願意走進老師,願意跟老師交流、互動、進而聽老師的話,教學效果就好。記住學生的姓名,不僅能“暖”了學生的心,更能“活”了課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多少老師還曾記住每一個教過的學生名字,我不知道,有多少學生還記得老師的名字,我亦不知。

但記住每一個學生名字,從我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