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訓練計劃萬變不離其宗:任何計劃都有3個關鍵變量


1.訓練強度:提高強度的直接方式是,負重更大一些,這很容易理解。

2.訓練頻率:提高頻率的直接方式是,更經常地訓練,這也很容易理解。

3.訓練量:這個變量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部分原因是它被誤解了。尤其是討論增肌和減脂效果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更高的訓練量往往意味著更多的肌肉。

下文將詳細介紹如何操作訓練量,從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提高肌肉量,改善身體成分,以及像火爐一樣猛烈的新陳代謝。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訓練量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麼理解,訓練量=組數x次數x負重。

訓練量等同於你“舉起的總重量”。

所以,假設你做了15組、每組10次,使用100磅的負重,那麼你的訓練量就是:15x10x100=15000磅。

這意味著,增加訓練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多做幾組,或者在每組中多做幾次。不過,這裡還有一些其它方法:

●增加訓練頻率(更經常地訓練),通過訓練次數直接增加了每週的訓練量。

●增加訓練強度(使用更大的負重),你可能也增加了每節課的訓練量。

但這裡要小心,因為如果你在訓練過程中舉得很重(每組5次或以下),你實際上可能會降低每週的訓練量,因為你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被迫降低訓練頻率,降低訓練的組數。

●增加每個動作的組數,等同於逐漸增加了訓練量。這是一般訓練者增加訓練量最常用的方法。

記住,所有的變量,比如次數、組數、頻率、強度都是相互關聯的。其中一個變量提高了,訓練量也會跟著提高。但如果你在短期內急於求成,各種變量提高得過快,你會將自己撕碎,被迫停止訓練或降低訓練量

肌肉肥大的驅動者

幾項研究強調了訓練量是肌肉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一些最強有力的研究發現,高訓練量(很高的訓練總量)與單組(只做1組)相比,肌肉平均增長量高出驚人的40%。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最近的一項研究證實,做了3組和5組的訓練者,顯著增加了二頭肌和三頭肌的厚度;做了5組的訓練者,增肌效果明顯大於只做1-2組的訓練者。

研究人員Brad Schoenfeld發現,肌肉肥大主要是由總訓練量來驅動的,訓練量要比訓練強度更直接影響增肌效果。

嘗試提高訓練頻率

訓練量與每個肌肉群的訓練頻率密切相關。

傳統健美計劃每週訓練同一肌群一次,但如果我們追求更高的訓練量,則應該考慮每週訓練同一肌群2-3次,

這是一種非常合理的增加每週訓練量的方法,你不會因為追求訓練量而在一次訓練裡做30組。

你可以將它們分散到2-3次訓練中,並且在每次訓練時追求更高的訓練強度,同時不會引發恢復問題。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如果你想要提高某個滯後的肌肉群。

如果你每週只訓練一次,就會限制你每週的總訓練量。但是如果你每週訓練這塊肌肉3次,你幾乎可以增加300%的訓練量,並且得到恢復。

最佳訓練量:科學是這麼說的

研究人員將訓練者分成三組:一組中等訓練量,一組低訓練量,一組高訓練量。

最終發現中等訓練量的組,獲得了最好的進步效果。

在10周的訓練過程中,這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進行了頸後深蹲、抓舉和高翻的組合。

低訓練量組在10周內做了1923次的總次數。

高訓練量組在10周內做了3030次的總次數。

而中等訓練量組,也就是進步效果最好的組,做了2481次的總次數。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對於發展肌肉維度,最佳的效果也發生於適中的訓練量。

研究人員發現,肌肉生長速度最快的組中,每次訓練針對一個肌肉群做40-70次的總次數(或者說每組7-10次,共5-10組)。

請記住,這只是一種平均值,而不是硬性規定。而且可能隨著訓練水平提高而發生變化。

所以總的訓練量是肌肉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是,你大概也從這裡看出來了:訓練量並不是越高越好。

收益遞減的點

關於訓練量的經驗法則:儘可能多地增加訓練量,同時仍然能夠確保恢復和運動表現

這實踐起來要比聽起來難得多,你可能會犯許多錯誤。在實踐的過程中,當你感覺恢復滯後時,就要減輕訓練量。

看看這個表格。一開始,總訓練量的增加與肌肉生長呈正相關。但在某一時刻開始趨於穩定(黃色)。意味著你已經達到了訓練量的上限,不可再盲目增加訓練量,你需要使用其他先進的訓練方法來刺激新的肌肉增長。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你可以看到,在一個短暫的平穩期之後,可能會出現過度的情況,過多的訓練量會阻礙你的恢復能力,降低每次訓練的運動表現(紅色)。

這就是收益遞減的點:隨著訓練量過份增加,進度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一旦你超過了身體能夠接受的範圍,收益就會開始下降,專業術語稱為“高訓練量引發的訓練過度”。

多少才是太多?

沒有明確的上限,因為這取決於幾個因素:你的訓練經驗、激素水平、性別、恢復能力、肌肉募集能力、營養、年齡、睡眠、工作壓力、天賦等等。

對於初學者來說,每個肌肉群做5個正式組,可能是一個完美的訓練量。但是對於大多數有經驗的訓練者來說,5組的訓練量,可能比正常需求少了5-10組,導致訓練效果出現問題。

戰略性降低訓練量

沒有人說你任何時候都不應該降低訓練量。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短時間內減少訓練量可以幫助恢復。經過這種短暫的減載之後,重新回到健身房你會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和收益。

所以,在你考慮操縱訓練量的時候,應該在身體“強迫”你降低訓練量之前,學會明智地主動降低訓練量。

需要考慮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外部因素,這些因素會增加壓力,阻礙恢復。在規劃您的總訓練量和總體計劃時考慮這些:

長時間健身效果不明顯 這3點你做到了嗎?

●職業和社會壓力。

●熱量攝入:如果你正在控制飲食,會比熱量充足的狀態更難增長訓練量。

●睡眠:恢復與生長有關,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你的恢復。

●訓練難度:如果你的每次訓練都達到“徹底摧毀”的地步,你會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且很可能要降低訓練量。

●其它體力活動:平日生活中額外的體力勞動,或者興趣愛好(比如足球籃球),會提高你的恢復門檻。

●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在恢復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你沒有對這兩種營養素的攝入進行優化,那麼你能夠把控的訓練量就會減少。

●激素:不同程度的激素,如睪丸激素和生長激素會影響你的恢復。

原著:Rudy Mawer

編譯:陸肆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