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

作者 | 周淮安

01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仕途失意,正值壯年被退居二線,從要職轉為閒職。

平時低調幾乎不發朋友圈的他,忍不住連轉發幾條心靈雞湯文章,大多是感嘆世道澆漓,人生如夢,如何尋找內心寧靜一類,似乎大徹大悟。

官場失意在朋友圈求安慰,求抱抱,澆塊壘,抒胸臆,要麼是還不夠圓熟,要麼是真想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體驗下什麼叫世態炎涼。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是雞湯裡的中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這才是現實的中國。

02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所謂宦海浮沉,有“浮”就有“沉”。這是客觀規律,但人人都想“浮”,很難接受“沉”,能做到願賭服輸,梭哈之後瀟灑退場的人更少。

在電影《私人訂製》中,範偉扮演的司機想過把“領導癮”,歷經金錢、美色等考驗,終於從正氣凜然到最後“把持不住”,

一邊流淚“懺悔”一邊長嘆:“沒想到群眾裡面有壞人啊!”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也是最好的麻藥,既使人自信,也使人矇昧。很多吃瓜群眾嘲笑落馬官員咋這麼顢頇?其實,換你上去,每天沉醉在“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氛圍內,你也不會好多少。   

尤其像我這樣沒見過大世面,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群眾,估計還沒等別人送上門,就主動要求“把門打開,讓不良的社會風氣吹進來嘛,好好錘鍊錘鍊我……”

比如,女下屬不斷用崇拜的眼神望著你說:“我不是喜歡你的權力,而是欣賞你的文采,你的男人魅力……”也許你開始還有點懷疑,但如此反覆,終有一天,你會對著鏡子裡那個肥頭大耳的中年猥瑣男自信地說:“沒錯,其實我就是唐-伯-虎!”

  03

  但事實上,人們往往能為陌生人的勵志故事感動流淚,卻很難接受身邊人的“成功”,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朋友圈恰恰如同一個熟人的秀場,住多大的房子,開什麼樣的車,吃什麼樣的餐廳,是在國外旅遊還是國內看人,你大體屬於哪個階層,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現與比較——當然,這些選擇性展現的碎片不一定全部真實,背後的心態卻是真實的。

  04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記載了一個戰國趙國名將廉頗“貴賤之間見人心”的故事:“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複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南懷瑾認為,這些豢養賓客們的大實話,一點都沒有錯。天下人與你廉大將軍的交往,本來就都為利害關係而來的。你有權勢,而且也養得起我們,我們就都來追隨你。你一失勢,當然就望望然而他去了。這是世態的當然道理,“君何見之晚也”,你怎麼到現在才知道,那未免太遲了一點吧!

  溫不增華,寒不改葉,君子之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