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患者?|靠譜中醫說

1

解讀“患者”

患者:患病的人,又稱病人。是面對醫生時的一種身份。將生命和健康託付給醫生的人。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患者?|靠譜中醫說

2

合格的患者是怎樣的?

三條標準:

1)相信和尊重所選擇的醫生

打個比喻“結婚以前要選擇我愛的人,結婚以後要愛我選擇的人!”

所以,在選擇醫生時,要選擇信得過的,醫術比較高的醫生,選擇以後要相信和尊重所選擇的醫生!不能半信半疑,否則療效不佳。

2)遵從醫囑

3)知道必要的疾病養護知識(三分治,七分養)

3

合格患者的科學就醫過程

1尋醫:找到適合自己的好中醫

——你的病在他的看診範圍內。雖然中醫不分科,但術業有專攻,醫生不可能什麼病都會。找到與你的病症對口的醫生很重要。

——方便複診。中醫治病需要時間較長,因此要考慮就近求醫(一般疾病),複診方便。重病大病可考慮全國範圍求醫。

——價位合適。中醫診費差別很大,考慮自身疾病的輕重和經濟承受能力。

——有緣。如就診時感覺交流不暢,有壓力,不舒服,則考慮要換醫生。再如平民與企業家、百姓與政要,考慮的著眼點是不一樣的。企業家、政要的時間寶貴,不捨得浪費時間,捨得錢(特需門診);百姓捨得時間,不捨得錢(普通門診),又如給國家領導人看病的醫生,掛號費特別高,普通老百姓可能就無緣讓他看病。

2做好診前準備工作:

——預約掛號。個別醫生一號難求,就可能需要起早排隊了!

——梳理病情,有哪些主要痛苦,多長時間了?可能誘因是什麼?怕冷還是怕熱?吃飯、睡眠、大小便如何?以往有哪些重要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是否有過敏?特使職業...... 這些都是中醫重視的信息。記憶力不好的,可以把這些情況寫下來,以便醫生分析,提高診病效率。

——診前飲食禁忌。看中醫之前,不要飲酒,飲酒會影響脈象舌質和麵色;不要刷舌苔,讓醫生看到真實的舌象;不要吃草莓、梅子、桑葚、雞蛋、巧克力,不要喝牛奶、咖啡、果汁等,這些食物容易染苔,吃了就要告訴醫生,以免造成誤判!

——帶好病歷本。必須記錄病歷,方便今後對比病情情況。看病是個非常嚴肅的事情,看病把脈的場合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豈能兒戲?

3候診可做三件事:

——聊天,交流疾病的調護經驗,認識新朋友,互相照應。

4掌握就診技巧:

——就坐位置恰當。一般坐在醫生的左側或右側,與醫生坐向垂直,這樣方便診脈。不要坐在醫生對面,更不要與醫生同側。至於距離,以手伸出正好能放在桌子上診脈為度。人是有心理距離的,不宜靠得太近,甚至患者有口氣等都會影響到醫生。

——認真聽清問題。就診時要善於傾聽醫生的問話,並作出簡潔清晰的回答,而不是自顧自的單方面訴說病情。有的患者喜歡滔滔不絕地敘述病情的細枝末節,對醫生的問話充耳不聞,結果就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回答簡潔明確。對於非常囉嗦,語無倫次的患者,要委婉得打斷病人“你說的確實也很重要,但是我來幫你理清思路,我問你答,我問你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把這些重要的東西都回答結束後,還有其他補充的也可以繼續補充。”但就是在這樣的問答過程中,也有非常多餘的回答,如:您頭痛多長時間了?好長時間了。到底是幾年還是幾個月?好幾年了吧。具體一點。3-4年了。又如,大便怎麼樣?不太好。怎麼不好?就是不正常,不規律。具體一點。有點便秘,解的不順暢。這樣的回答,浪費了不少時間!

——敘述真實客觀。不要想當然的給自己做診斷,一般而言,你只要把症狀和所有的不適描述清楚就可以了,讓醫生做判斷。千萬不要用中醫的名詞術語代替症狀,說什麼我是陰虛火旺、我肝鬱等。其實,對於這些說法,你未必懂得它的真正含義。一知半解最易誤導人。

——切忌考驗醫生。不要試圖考驗醫生的診脈水平。有患者就診時,把手一伸,讓醫生診脈,自己一言不發,意欲考驗醫生的診脈水平,這是十分不妥的。既然找他看病,就要相信他。記住,你是來看病的,不是來考醫生的。有些老年患者遇到年輕醫生時,容易這樣做。大家注意,做醫生是有技巧的,遇到這樣的患者,我往往會給他開逍遙丸,為什麼呢?凡是不相信的,多疑的,他的人際關係肯定好不了,肯定容易經常生氣,嘆氣,打嗝,乳房脹痛,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等。

——其他細節:就診時把這些整理好的檢查單一塊交給醫生。醫生憑其練就的職業技能,迅速瀏覽這些單據,就能找出那些對診病辨證有用的數據。有的患者喜歡把檢查單拿在自己手中,一張張一項項指給醫生看,實在沒有必要,也浪費時間。再比如:有的患者就診時,會把自己的痰、尿、大便帶上,在診室打開,放在診桌上讓醫生看;有的患者口中有異味,專門對醫生哈一口氣讓醫生聞;有的患者經常拉扯醫生.......這些都不合適。

——名老中醫帶有學生,就診時會首先讓學生詢問病情,記錄基本情況。有的患者不重視這個環節,對學生的詢問敷衍對付,不屑一顧。殊不知,學生的詢問和記錄,是老醫生診斷病症的重要依據。根基錯了,談何正確診治?再者,與老醫生身邊的人搞好關係,可以幫忙加號,解答一些問題等等,何樂而不為呢?

——看病有什麼疑問,可以直接詢問醫生或他的助手。如果當時忘了,一定要在看診的時間間隙詢問,這是對醫生,對就診病人的尊重。有的患者不注意這一點,醫生正看著病呢,他突然插問一句,打斷醫生的思考,這對正在就診的患者不公平。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如複診時間、用藥禁忌、煎服方法等,都屬於常識,不必麻煩專家的。

——熟人看病,千萬不要站在顯眼的位置,以免擾亂醫生的思路。

5複診技巧

——複診時,要詳細反映服藥後的病情變化,哪些症狀改善了,哪些症狀無變化,哪些症狀有所加重,飲食、睡眠、大小便的變化也要及時告知,這些都是中醫調整處方用藥的依據。尤其女性如月經來了、白帶多了、無緣無故停經了,也要告訴醫生。

——有的醫生一號難求,複診時沒有掛到號怎麼辦?直接向醫生要求加號,明確告訴醫生,我是來複診的,一般都會給你加號的。即使加不上,也可以通過諮詢醫生或者他的學生,弄清下次的門診時間和地點,及時前去複診。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複診?

(1)初診用藥後,沒有明顯效果。此時應當複診,讓醫生調整診治思路和處方用藥。有的患者性子比較急,一次無效便換醫生,這樣頻繁換醫生,疾病越治越複雜。

(3)症狀幾乎全部解除。複診,鞏固療效。

——哪些情況不用複診呢?

(1)不是重大疾病,服藥半個月以上,症狀未見好轉,醫生也無特別交代的;

(2)症狀未見好轉,醫生仍不調整思路處方者,(重病大症,提前有交代的除外)

(3)醫生顯得不耐煩,或者抓耳撓腮,明顯江郎才盡

(4)醫生暗示讓轉他醫者。

(5)由於種種原因,醫生態度變得不友好者。

6陪診須知

——哪些情況需要陪診?

(1)患者年老或年幼,無法獨立就診者。

(2)患者病情急重,需要陪診輔助者。

(3)患者不會普通話,語言交流有困難者。

(4)患者隨時需要幫助才能完成就診者。

(5)好友或同事上司相約者

陪診做什麼?

做好陪診的前提是善解人意,幫助提前預約掛號,安頓患者就座候診,候診時與患者聊天安撫情緒,檢查時幫助拿衣提包,就診時幫忙訴說病情,患者家鄉口音太重時幫忙翻譯,掛水時看護輸液......都是陪診的光榮任務。

陪診忌做什麼?

有的朋友陪診時不懂得社交禮儀,由此對患者的診治造成不良影響。比如,患者有病本身很痛苦,難免會心浮氣躁,容易被激惹。陪診不知安撫,反而跟著起鬨,甚至與醫護人員惡語相向,職員陪上司看病時最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冬天陪老人看病,要隨身攜帶一個暖水袋,用於取暖。需要掛水時,則可以用來給輸液管加熱,以防冰冷的液體直接輸入體內,寒邪直中臟腑,冰冷的液體往往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等等。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患者?|靠譜中醫說

4

從“六不治”看不合格患者的作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狂妄、驕橫、不講道理;

只重視錢財不重治病養生;

對服飾、飲食、藥物等過於挑剔,不能適應的人;

體內氣血錯亂、臟腑功能嚴重衰竭的人;

身體極度羸弱,不能服藥或不能承受藥力的人;

只相信鬼神、不信任醫學的人。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患者?|靠譜中醫說

【問答環節】

1.問西醫化療的選擇:癌症患者,術後三個月,特別容易出汗,怕冷、發涼,打噴嚏,鼻涕,鼻塞,這樣導致中藥不能吃,經常處於這樣的反覆中,請問有何建議?

答:目前化療的爭議很大,化療有它的適應症,若西醫同胞判斷你的類型適合做化療,並且會有效果,不妨一試;若只是說不做不放心,還是做吧或者看看吧,可能對你有好處,那就不要做!但這裡必須有一個心態,醫生會說“如果不做化療,可能病情會惡化”,那你要追問一句,如果做化療,結果會不會比現在好?醫生會進一步仔細考慮。剛剛你說的症狀“特別容易出汗,怕冷、發涼,打噴嚏,鼻涕,鼻塞”,結合你的面色,我覺得很可能是陽氣虛,陽氣虛的情況下,所謂抗腫瘤的中藥,特別寒的,清熱解毒的中藥,如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邊蓮不能用,你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要找好中醫,調正氣,補陽氣,陽氣補起來後,本身就有抗腫瘤的作用。

2.兒科中醫的選擇

答:

孩子一般不建議吃過多的中藥,一般好中醫不會給孩子開過多的化驗單,不會掛水。孩子體質的調養一般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一般比較建議推拿,刮痧,艾灸等的調養。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