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諸事辦妥,老百姓都認為我本來就是這樣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說,完成功業的過程沒有受他人強制的感覺,是人們的本性使然。順著這些本性去完成功業,人們會覺得原本就如此,很順當,不會有牽強和被強迫的感覺和不滿。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二、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曰:領導者的行事原則是做而不爭奪。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不爭者之所以反而得勝,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無害於人,故能不爭而勝。

三、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認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事物發展壯大而達到滿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漸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說它漸漸不再近於道了,不近於道就會早衰亡。因此領導者不應當過分追求壯大,使事物趨於滿盈而過早走向死亡。反而應當注意發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因而能夠繼續發展。

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聰明。能勝人的稱得上是有力量,能自勝的人才算得上是強大。一個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勝之功力,就很難知人善任而進行有效的管理。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五、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曰:不違反規律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還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說管理者治理企業,不可以違反規律妄為滋事,如果管理者經常大膽妄為,不斷滋事以彰顯自己的權勢,企業就難以治理。

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曰:話說多了,就會一再遇到無言與對的尷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尋找中的的辦法。也因此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少說空話是本應如此的事。重要的是“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能夠得當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執其中”,順從於道,才能成大事。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七、治人事天莫若嗇。 老子曰:管理治理眾人並有事於天地,最好的辦法莫如農耕那樣。順從它發展的需要而照顧它、灌溉它、扶助它,這樣作物必然成長得很好,能夠獲得豐收。因此,管理者帶領眾人去完成事業,同樣也要遵循這個原則,才能夠獲得豐碩的成果。

八、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曰: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煎小魚那樣。也就是說領導者不可亂加干擾,要按照火候來照料,絕不可以還不到時候就亂翻亂攪,把小魚都攪糊了。領導者治理一個組織,也必須像煎小魚那樣謹慎從事,絕不可不到時機就胡攪亂作把事情搞糟。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九、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是以無為遵道為正,以智謀為奇。“歸根曰靜”,迴歸到遵道之正,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謀只是輔助性的手段。

十、善用人者為之下。 老子曰:善於用人的領導人處於低位勢。位勢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處流,於是眾人從之,可謂勢在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