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習半年 380 上岸華科同濟,你遇到的瓶頸她都遇到過!

考研:複習半年 380 上岸華科同濟,你遇到的瓶頸她都遇到過!

文章主要內容:(篇幅限制分成上下篇)

  • 西綜複習:中度拖延症?好高騖遠?看她複習半年 380 上岸華科同濟!(上)

  • 英語、政治複習(下篇)

  • 5 條總結(下篇)

關於考研方面的知識點和乾貨大家可以加下群來獲取285681134

英 語

(閱讀和作文儘早準備,考試時間很緊,但不要放棄任何題)

我英語的準備有些不典型。我是小升初階段經過高強度和高難度的學習,訓練出了所謂的語感,不會語法,不怎麼背單詞也一直晃盪過來了。

英語學習需要高強度和高難度,如果想拿高分,只看考研這個水平的,效率會低一點。很多院校注重英語,英語分高複試會有優勢。前半年壓力沒那麼大,就可以看些難的提升提升。《經濟學人》難度大,每篇我要學至少 4 小時,所以前半年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把英語堅持看下去,沒有看專業課。

7 月中旬開始看考研英語。先做 97-04 的閱讀,下午兩點開始做,標好用時和錯題,背之前的生詞,看長難句。第二天兩點一句一句的看,將不好理解的長難句標出來,不認識的單詞畫線,把意思寫在最上邊的空白處(不是寫在單詞旁邊),再把生詞抄在一張小紙片上(不抄漢語),沒事翻翻,忘了就再查。我寢室 83(北京判卷)的大佬說,改革前後的題明顯不一樣,她就只做了改革之後的題,但我一個糙人完全無感。之後做 05-12 年的,10 月中完成。感受到閱讀難在熟詞僻義,開始看單詞,建議選一本每個意思都有例句的。

翻譯用的唐靜,一定要動手寫,而且把每個不規範的地方的原因標出來,比如主被動、單詞不理解等,第二天先複習,再看新的,一天做 2 年的,整本做完要再回顧什麼原因錯最多。

然後準備新題型和完形,完形在改革前後有很大變化,可能有的經驗比較早,會說時間來不及就隨便蒙,現在情況有變,近幾年題都不難,不建議放棄完形。新題型平常還是見得少,所以做完新題型需要留時間想想整體思路、做題技巧。12 月初做 13-17,感覺整體難度在下降,18 年可能難了一點,不知道 19 會不會變簡單。考試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尤其是重大考試時心態會發生變化,私下做一篇閱讀可能 10 分鐘,但是考場上有可能 15 分鐘都讀不下來,所以平時就要掐時間提速度。

詞典推薦 MDict,常用詞典外再裝同義詞的和短語的,查詞的時候捎帶手看看。ANKI 的記憶方式很不錯,但是我覺得有點費時間,如果能從現在準備的話,可以試試看。有時間準備作文的話,可以先高倍速跟讀新概念 3&4,直到背下來,這時候對寫作就有感覺了,在這基礎上搭建框架準備自己的套路。

政 治

(花最少時間拿六七十)

買了老肖和風中勁草的全套,但只看了老肖。視頻看誰的都行,今年壓準了誰知道明年啥樣,找個能聽下去的就行。馬原看的石磊,石磊喜歡舉例子好理解,但是囉嗦。國慶過完才把馬原看完一遍。這個一遍包括看視頻,然後溜一遍講義,第二天做 1000 題,重點章節反覆循環做題。

同樣建議用不同顏色筆畫正字記錄錯題次數,多多回顧。然後是毛中特和近代史,看講義和衝刺視頻(衝刺視頻有重點能節省時間),做了兩遍 1000 題,返回頭又做了馬原的題,磨蹭到 12 月初了。思修只做了 1000 題,順帶掃了老肖的知識點提要(推薦這本),時政做的時政上的題,這倆基本上五天結束了。最後,肖八肖四的選擇一天兩套,一天四套做了兩遍,剩了三五天背大題。時間上除了最後背大題的幾天,每次就是一個多小時,還不是每天都看。所以政治不太佔時間,花最少時間拿個六七十就行了。

一些總結

1. 選學校和科室

先定下來,等到 10 月份,看書都來不及,根本就不能好好做決定。如果對自己水平把握不好的話,可以選出兩三個學校,衝刺和保底,到時候視準備情況報名。

早期可以多收集一些信息,比如每個學校報錄比啊,高分保護啊,調劑細則之類的事情。

2. 專碩和學碩。

3. 遇到瓶頸及時調整。

考研這麼多內容,每個人都是記了忘,忘了不想記,彷彿永遠看不完。及時調整心態很重要,不和別人比速度,也不要和別人比正確率,就自己做自己的,不要心急,記住多少是多少。我有拖延症,越拖越做不完,越做不完越不想做,最後就變成愧疚和自責以及巨大的壓力。後來我就坦然接受我的拖延症,區分了慾望和快樂這兩件事,留出很大塊時間玩手機和睡懶覺(慾望滿足),然後把壓力用來提高學習專注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