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心學:35歲了,想放棄工作去創業,有希望成億萬富翁嗎?

有人向大宋心學課發來這個問題:

35歲了,混了十年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積蓄,想放棄工作去創業,可行嗎?

大宋詢問了他的詳細情況後,給出的回答是:不可行。

一、從現實角度講

作為一個35歲的男人,十年的職場經歷,是混過來的,也就代表你本身沒什麼專業技能。

或可能,本來有專業技能,卻未能發揮。未能發揮專業技能,卻能混上10年,說明你也不愛你的專業。

而且,工作十年,沒有什麼積蓄,也就代表你沒有規劃財富的能力。

不會規劃財富,何以規劃人生?

因此可能,你以前的10年屬於瞎混,你屬於不太上進的那類人。

其實以上兩點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不認可自己,你也看不起自己,所以才會有一種賭徒心態,想著賭一把,出來創業。

創業,對於沒創業過的人,像是一個只賺不賠的生意。可只有自己創業過的人,才知道這有多難,要成功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30多歲,現在和幾個朋友在創業。沒出來之前,他覺得自己很厲害,技能很全面,也吃得了苦。出來之後,傻眼了。

首先,一個創業者是沒有休息日的,生命裡的每分每秒都在工作。這麼說是絲毫不誇張的。處處都是競爭對手,他們在吞食你的用戶,你用戶的時間。你會想要知道所有的風吹草動,你會拼命去追趕每一個在你前面的人。

其次,一個創業者要面對的是整個世界。今天的數據反饋不錯,可同樣的套路,明天卻玩不轉了。你永遠沒有辦法把握用戶的心理,用戶的興趣,用戶在想什麼,一切看上去毫無道理和邏輯可言。但你必須向前走,可怎麼走呢?

最後,最煎熬的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有一段時間,我也和你的這個老朋友一樣,覺得自己失敗透頂,前方無路可走,可我在創業啊,如果創業也不行的話,那我怎麼辦呢?我只能堅持活下去,活下去,一點一點將自己拾起來,將信心拾起來。

現在,我承認自己並不適合創業,天底下只有極少極少的人,有這個自信能去搏一把。

實用心學:35歲了,想放棄工作去創業,有希望成億萬富翁嗎?

二、從做人的角度講

35歲,沒有積蓄,並不算糟糕。誰規定35歲,必須事業有成,必須有幾十萬積蓄,必須要怎樣怎樣呢?

孔子35歲的時候,遇到了魯國國君魯昭公,帥軍攻打當時魯國的世家季平子,結果季平子聯合孟孫氏、叔孫氏攻打魯昭公。魯昭公戰敗,逃到了齊國。35歲的孔子棄了魯國官職,連自己開辦的私人學校也不要了,跟著一起去了齊國。

你看,35歲的孔子自毀在魯國的前程,變得一無所有,可他還不是流芳百世,千世?

王陽明35歲的時候,太監劉瑾專權,禍亂朝政,當時陽明的好友,給事中戴銑等人上書彈劾劉瑾,被武宗打入大牢。陽明義憤填膺,上書求情,卻被貶官,下放到偏遠山區貴州龍場去做驛臣。

35歲的王陽明,也是一無所有,可他在龍場修行,悟得大道,終成一代聖賢。

所以做人啊,不一定要追求名利財物,立一個更高的志向,順帶會讓你收穫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