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僅剩十一天,我該怎麼複習數學?

2018年離高考還剩11天,數學再努力複習,還能提高成績嗎?

今天我們請到了山東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山東省骨幹教師、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一級教練員袁競老師,給大家講講數學衝刺的那些事。

2018年高考僅剩十一天,我該怎麼複習數學?

袁 競

對於上述問題,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從反面思考一下,想想:如果這11天的時間,把精力都用到其他學科上,而不再複習數學了,高考數學能考出好成績嗎?

也許有的考生說了,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慢功夫,要在短時間內將數學成績大幅度提高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何況複習了一年的時間,會做的就會做了,不會的就不會做了,再複習也不會有大的長進,還不如多花些時間複習那些有可能提分的學科呢!部分考生的這種想法,非常不可取!這裡明確的告訴考生,最後11天不復習數學,必然會影響考生的高考數學的發揮,當然不可避免的也會影響到數學成績,其具體的表現為:

一是題感、手感生疏。這樣,考生在高考考場上就不能得心應手,甚至以連簡單的題目都會做不出來,並且做題書寫速度慢,會做的題目也會來不及做。曾經一位在高考中數學發揮不理想的考生,回憶高考的時候,這樣說到:“我的數學成績在高三一年一直在145分左右,成績很穩定,但理綜成績不穩定,因此離高考一個多月的時間,我把主要精力用在理綜複習上了,數學的題目都會,課堂上還是課下對數學題目就是看看,看看會了就不寫了。心理覺得都會,所以也沒有感覺到不妥。但高考考數學時,寫到立體幾何這個題目時,由於一段時間沒有踏實算數,導致數算了兩遍都不一樣,這時馬上慌了,後面的題目也是看著會,一下筆就感覺有些困難,整個考試感到不順手,結果高考只考出了121分的成績。”

二是容易出現信心不足的現象。由於一段時間在數學下的功夫少,尤其是動筆少,自己就心虛,因此做起題目來就感覺不是很踏實。因此在考場上,一遇到困難,就會心慌,導致考試中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不能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三是控制不好答題節奏。衝刺階段,沒有進行一定的定時訓練,考場經驗不足,往往會在考場上出現頭重腳輕做不完題目、遇到一些意外情況不能妥善處理的一些狀況,從而影響了考試得分。

2018年高考僅剩十一天,我該怎麼複習數學?

當然,考前不復習數學肯定降低數學成績,但努力複習是否提高成績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會提高數學成績,甚至有時還會提高20多分呢!如何做呢,下面給出幾點建議:

第一,確定目標,精準複習。考生可針對自己學習情況、模擬考試情況,對自己的高考成績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從而使複習目標清晰,做到既不好高騖遠,還能腳踏實地。從每次模擬考試的情況看,很多考生往往在一些中檔題目上常常出現“會不對、對不全”的情況,對此情況越到最後複習越要高度重視這種現象,要認真找找原因:是一些概念和公式沒有搞清?還是就是耐不住性子審題?還是運算能力不過關等等。搞清了這些原因,就要靜下心來瞄準問題精準做題,要踏踏實實解決每一個問題,不能貪多、貪快。想想把不該丟的分數找回來,當然分數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量力而行,適當放棄。量力而行,是高考數學最後衝刺階段複習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平時經常聽到考生說,數學就是圓錐曲線和導數這部分題目感到困難,其它題目都沒有問題,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甚至一些成績優秀的考生也會在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上失分,甚至都不如他們認為的難題得分多。高考確實有一些挑戰性的題目,對大多數考生而言,只能得一部分分數,所以考生想都把分數得到是不明智的,也是一種不可取的想法。正確的做法為:所有考生,都要採用簡單題、中等題目取勝的複習策略。對基礎較差的考生力爭會做的題目都得分,不會做的想法設法得分,對一些難度的題目可以放棄;對中等或者優秀的學生,重視中等題目的滿分練習,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適度練習,千萬不能糾纏於此,否則事倍功半。

2018年高考僅剩十一天,我該怎麼複習數學?

第三,定時訓練,找出考場考試答題最佳策略。考場如戰場,考場答題策略極為重要,因此考生需要在模擬考試及平時的定時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考場答題策略,其目的是將考試的分數達到最大化。高考數學考場常見答題順序:

第一種按照從前到後的順序。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採用這種方式,對於這種方式,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答題過程中,遇到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要快刀斬亂麻,暫時放到一邊,繼續做後面的題目,千萬不能糾纏不休。一位大學生談及自己的高考經驗的時候,說到:“考數學的時候,發下卷子的時候我感覺都會,心裡很舒服,但是在做第四個選擇題的時候,算出的結果,與題目中的四個答案都不吻合,我想這個題目很簡單,我會做,怎麼回事?我就一直算了四遍也沒找到正確答案,沒法辦這時才放棄。但由於這個貌似小的問題卻打亂了我的考場節奏,以致於後面的題目都是在匆忙與糾結中作答。考試快結束時,我還是不甘心,我把草稿紙看了一遍,發現做題時掉了一項,因此總是做不出來。要是再細心一些,要是及時把這個題目放一下,等後面的題目都做完了,再回去研究那道題,我的高考數學成績肯定會更好,真是後悔!”

第二種先做一個解答題,再按照從前到後的順序答題。平時模擬考試,常有考生在解答前幾個選擇題出現失誤的情況,與他們交流,一部分考生就說,每次考數學都做不完題,因此考試的時候對會做的題目就加快速度,從而導致審題不細和運算不準確的情況;還有一部分考生說,一考數學就緊張,導致剛開始答題時心慌,低級錯誤就出現了。對這部分考生,建議考場答卷時,可先做一個自己熟練掌握的解答題,這樣在作答的過程中,既可以平息緊張情緒,避免因急躁和心慌導致低級錯誤出現,另外還可帶來答題的成就感。待做完一道題目之後,再按照從前往後的順序作答,相信考生會大大減少選擇題的解答的失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