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路上

很久以前就知道,人類的歷史是行走的歷史。從東非高原開始行走,走到歐羅巴,走到亞細亞,走到阿美利加,走到澳大利亞,走過了多少時光,讓幾多過往成為歷史的塵埃,留下孤單的高塔,佇立在瀟瀟風中,凝視斑駁的光陰。

我們一直在路上

遠去的不等於消失的,在這裡或者在那裡,總是留下星星點點的痕跡,等待你去聽,去看,無論是留在潮溼叢林中的瑪雅祭臺,還是留在羊皮紙上的荷馬史詩,無論是朔風凜冽,冷峭酷寒的阿爾卑斯山下的凍原,還是掩沒於火山菸灰中的龐貝古城,那些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回憶,總是在那裡,面帶微笑 ,等待所有行走中的後人,去擁抱,去讚美,於是我們一路走來。

從尼安德特峽谷中的尼安德特人,到雲南元謀嘗試直立行走的雲南元謀人,從披著亞麻長袍,在亞德里亞海邊沉思的智者,到耶路撒冷哭牆下的芸芸眾生,我們一直在行走,雖曾有過駐足停留,雖曾有過掩面長思,但我們堅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停滯的只會成為一粒粒塵埃,緩緩飛起,又緩緩落下,最終依然是幻滅,只有向前,向前,我們才能擁抱永恆,我們才能猜測永遠,於是我們一路行走,我們生於行走,活於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我們一直在路上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科爾泌大草原上的馬頭琴聲,沉鬱蒼茫,江南的二胡聲如泣如訴。兵馬俑是歷史,驪山是歷史,馬踏飛燕是歷史,行走在路上,我感受著歷史,感受著成長。“餵馬劈材,周遊世界”,之所以是詩意的,是因為它不等同於生活,但它卻給我們指引了一個方向,當我們終於等到 了一個時代,得到一個契機,能夠以真實的腳步,行走在歷史的暮色中,讓唐代的煙塵與宋朝的風洗去沉沉暮氣,我們同時也得到了一個契機,得以讓詩意等同於生活,得以讓大雁的翅膀承載大雁的身體,得以讓一切美好的事物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同樣的讓我們成為它的一部分,互相包含,互相認同,合二為一。所以我們期待行走。

我們一直在路上

沒有人能一直年少,我們也是。沒有人能永遠單純,我們也是。於是我們說,拋棄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向前走吧。行走在路上,去感受詩意,感受成長吧。走過那些精彩的,慘烈的生活,走到外面遙遠的世界,然後不管是否面朝大海,是否春暖花開,我們可以笑對先人,也可以直面後人,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停下,我們的道路一直向前。

我們一直在路上

因為行走,我們的思想浩大如天鵝越過長空,在動盪遷徙的路上,不失去溫和與優雅的氣質,因為行走,我們的心中,充滿對未來探索的無限熱忱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渴望。我相信行者無疆,我相信大道無痕,即使身後留下的軌跡是深深淺淺,已然看到不到清晰,我們依然在行走,我們依然在路上……

行走在昨日,昨日在我腳下凝成遊吟的詩行走在今日,今日在我眼前化作玫紅的日行走在明日,明日在我夢裡延伸成萬里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