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小妙招 喝水放點它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不再大

夏季也是雨水的季節,特別是在南方,最怕的就是溼邪了,真是個季節幾乎一週有好幾天都在下雨,長期下去就會造成空氣悶熱和潮溼。如果我們長期處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患上溼邪。得了溼邪不要怕,要樂觀的對待,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很年輕但是卻有了大肚腩,但是其他的部位看起來挺瘦的,難道天生的肚子大?其實這也是體內溼氣重的一種表現,所以需要我們趕緊祛溼。

祛溼小妙招

1、玉米鬚陳皮祛溼茶

祛溼小妙招 喝水放點它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不再大

玉米鬚中有很多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它不僅能涼血、瀉熱,還可祛除體內溼熱之氣,能夠利尿、消腫,加上其他食材製成茶後,就是很好的祛溼瘦身的飲料。

2、生薑+陳皮

祛溼小妙招 喝水放點它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不再大

陳皮具有健脾胃、去燥化痰、祛寒的作用,與生薑搭配食用則具有調節氣血、促食慾、健胃化痰、祛寒、清熱解毒的功效。

3、生薑+蜂蜜

祛溼小妙招 喝水放點它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不再大

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痛、祛溼寒的功效,如果與生薑搭配食用則祛溼毒的功效翻倍。將一百克的生薑切成片放入鍋中煮成水然後加入適量的蜂蜜即可。

4、紅薏米芡實茶

祛溼小妙招 喝水放點它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不再大

食療方:《本草綱目》裡的紅豆薏仁芡實茶

中醫的觀點認為,紅豆水、薏仁水的確有祛溼、消水腫的功效,但兩者皆屬於單味方,效果較單一,若能將赤小豆、薏仁結合,效果更好。《本草綱目》裡曾記載有一個食療方子,取薏仁、赤小豆、芡實、淡竹葉、馬齒莧、槐米、綠茶,洗淨後,加入適量清水煮茶飲用,早晚一次,有去溼氣、消水腫、解毒、減肥的功效。

紅薏米和其他白薏米相比,除了顏色不同之外,功效也大相徑庭。尤其含硒量是普通薏米的50倍。硒是什麼?硒是具有抗癌抗腫瘤的一種微量元素。另外紅薏米具有保肝健牌、增強人體免疫、預防流感、抗衰老、 抗疲勞、燥溼解酒、美容保健等作用,對糖尿病、風溼病亦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溼氣重引起這些症狀就不好,所以需要早發現早去除!首先改掉這些壞習慣

1、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看,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而脾虛常常都是由於溼氣重所引起,因此保證睡眠,我們的身體也會更輕盈。

建議大家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另外,每天堅持做一些運動也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2、貪食瓜果

進入夏季後,西瓜、黃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當飯吃,其實這些是駐溼瓜果,尤其是孩子無節制的吃這些瓜果,會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

3、久坐不動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現在多數人的工作都要一整天在座位上進行。久坐容易引起腸胃蠕動減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減少,出現食慾不振等症狀,加重人的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多運動可以提高代謝效率,而且還可以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4、口味重

太甜、太鹹、油膩等重口味食物不僅很難消化、容易造成腹部悶脹的不適感外,甜食和油炸食品還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原有的炎症反應。

愛吃生冷食物、冷飲或涼性的蔬果,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會停滯,為外邪創造的入侵機會。因此,即使在夏天也不能貪喝冷飲,最好多喝白開水。

養生誤區----薏米祛溼?

早就知道自己體內溼氣重,也知道薏米是一種很好的祛溼食材,但是吃了好多次都沒有效果,為什麼?

薏米長期單純的吃會出現傷陰的現象,導致體內熱盛,久而久之又會轉變為其他病症。

薏米不祛溼,其實是你選材錯了,要紅薏米才有效,而且要搭配芡實一起。二者相互搭配,損其有餘、補其不足。才能使紅薏米發揮更好的療效,控制長期服食薏米出現的陰虛火旺症狀。

在這個夏季炎熱的季節,這個祛溼關鍵的季節,溼氣重的人要抓緊調理了,大家看了我介紹的關於祛溼的調理是否受益匪淺呢?其實除了在飲食上的調理,在運動上也可以緩解壓力,經常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器官運作,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新陳代謝。

夏季來了,溼氣重的人可以加緊除溼的步伐了,夏天是祛溼的關鍵。除了在飲食上調理,運動也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