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溼引起的“夏打盹” 幾個動作幫你緩解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在犯困。天氣越來越熱,身邊總是有些人睡眼惺忪,甚至一整天都昏昏欲睡。如果更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這些疲懶睏乏人群裡往往肥胖者居多。

脾溼引起的“夏打盹” 幾個動作幫你緩解

一、嗜睡問題

古人早有研究。《丹溪心法·中溼》中說:“脾胃受溼,沉困無力,怠惰嗜臥”,《脾胃論》中也說:“脾胃之虛怠惰嗜臥”,就是說當人的脾胃受痰溼影響,運化能力變弱,就會使人變得渾身沒勁,不願意動,特別愛睡覺。

可見,老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其實是脾胃出了問題,而脾胃出問題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痰溼。這裡提到的痰溼,或許很多人覺得陌生。其實,痰溼體質的人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肥胖,而肥胖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民諺便有“腰帶越長,壽命越短”之說,到現在更是有人用腰臀比值代替血壓、血脂作為預測心臟功能的指標。

脾溼引起的“夏打盹” 幾個動作幫你緩解

二、“夏打盹”

在醫學上也稱為夏季倦怠症,主要是因為夏季消化功能減弱,易脾虛易疲勞。鉀、鈣等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從而造成人體對這些元素的缺乏,這也是導致夏季精神疲勞最主要的原因。

一個動作看你是不是脾虛:雙手平舉慢慢下蹲,感到腿部開始吃力時,開始計時。如果堅持不到30秒,那很可能是脾虛、脾溼造成的。

脾溼引起的“夏打盹” 幾個動作幫你緩解

三、如何預防“夏打盹”

1、每日喝足夠的白開水,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2、適當攝入微量元素,鐵、鎂等微量元素的缺失也容易導致身體疲勞

3、減少熬夜、少吃垃圾食品,養生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四、可以藉助瑜伽幾個小動作緩解“夏打盹”

1、嬰兒式

• 膝蓋著地打開,雙手抓住大腳趾

• 臀部向後坐腳跟

2、貓牛式

• 雙膝跪地,雙手放在墊面上,雙膝打開與髖部同寬

• 呼氣,含胸拱背,背部儘量向上,呈弧形

• 吸氣,抬頭,挺胸,臀部向上,腹部收緊下沉

3、站立前屈式

• 站立,雙腳併攏

• 吸氣延展脊柱,雙手向上舉過頭頂

• 呼氣身體向前向下,手掌握於腳踝的後側

正在受“夏打盹”困擾的小夥伴們可以試一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