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貨運總量上升,物流專線卻高興不起來!

根據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貨物運輸總量479億噸,比上年增長9.3%。貨物運輸週轉量196130億噸公里,增長5.1%。其中,公路貨物運輸總量368億噸,同比增長10.1%;鐵路貨物運輸總量36.9億噸,同比增長10.7%。鐵路貨運總量在經過2014、2015、2016連續三年的同比下滑之後首次轉正,且增幅超過公路貨運總量。然而,在全國貨運總量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我們的幹線運輸領域(專線)幾乎都在叫苦。

僧多粥少:貨運總量上升,物流專線卻高興不起來!

中國的物流成本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眾所周知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稅貴,油貴,過路費貴。

但是坦白說,我們的物流成本高,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把專線市場比做一個大蛋糕,按照貨源類型簡單分成三類:

1、製造業(主貨)

第一種來自於製造業,有運費賬期的,甚至有的企業會超過半年的賬期。

2、小批量、多批次(零擔貨)

另一種貨物來自於這些小批量、多批次的,直接收取現金賺利潤。

3、填倉貨

第三類貨叫填倉,就是貨物的配比不能夠被有效組合的時候,會找一些缺乏的貨去補,這個時候收進來的價格是遠低於成本的。

首先,第一類來自制造業貨主大爺們的貨,這部分貨雖然相對穩定、集中,但基本都會有賬期、且有固定的合作企業,沒有人脈關係維護,現在的市場情況車多貨少,優質貨源已經很難拿到了。

僧多粥少:貨運總量上升,物流專線卻高興不起來!

第三類貨本身就不賺錢,也就不多聊了。

至於第二類小批量、多批次的貨,是非常關鍵的。中國原來沒有網絡式零擔,老物流人也經歷過散客帶著貨挨個上門,找物流公司“幫忙”運的時代。如果說我們的快遞比歐美國家要落後10年,我們的網絡式零擔快運,跟歐洲相比落後整整40-45年。

從2010年以後,以德邦為代表的網絡式零擔真正體系化,2016年下半年開始進入真正的高速發展,也是資本大量進駐的時候。這也就使得我們對這種“小批量、多批次”的貨物,服務能力越來越強、成本越來越低。而這一塊,其實是吃掉了專線蛋糕上的奶油。

僧多粥少:貨運總量上升,物流專線卻高興不起來!

網絡式零擔巨頭拿走了小批量、多批次的貨源,這些是專線最賺錢的部分,物流專線的利潤受到很大影響。

同時第二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金融問題出現:原來“小批量、多批次的貨物”佔了收入的一半左右,而且收的是現金。現在這塊業務沒有了,剩下的都是有賬期的,所以專線行業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問題。

隨著市場形勢的發展與重心的轉變,業務越來越難做、利潤越來越低,專線企業的發展必須做出改變。2012年,整合如春風般吹遍公路貨運行業,抱團取暖聯盟此起彼伏。這幾年,專線聯盟如雨後春筍,探索實踐者一撥接著一撥。就目前專線轉型發展狀況來看,有以下幾種主要模式:

1、最穩健:專線聯盟模式

專線聯盟的建立,在於整合專線資源,把專線企業組織在一起,形成強大結盟共謀發展。建立服務的標準化體系,以提升各企業的盈利水平,獲得持續發展的強勁支持和動力。通過好的專線聯盟(如聚盟),有效地把聯盟的專線和社會上的散兵區別開來,形成一定程度上差異化的優勢,擴大貨源、降低成本、抵禦風險。

2、最科學:平臺化整合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平臺化整合成為新興模式。通過基於大數據和創新產品的智能在線交易平臺,搭建基於物流產品交易實現的行業在線生態圈,將傳統模式下專線物流運輸車輛調配與專線整合。

3、最靈活:多式專線聯運模式

是指採用多種運輸模式聯合,共同完成運輸要求的專線物流模式。

4、最直接:組建大車隊模式

是指至少能提供車輛和司機,以滿足客戶固定的或隨機的需求的公司,有的還能提供項目配套式運輸服務(如志鴻)。

大多數的老闆們依然糾結、猶豫和觀望中,似乎在等到機會,等待能幫助他們的人出現。物流專線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不管任何模式都是需要作出變革和犧牲。在互聯網化的今天,專線物流如何整合發展,升級轉型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