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雙軌制”,讓人才評價迴歸“科研共同體”

消除“双轨制”,让人才评价回归“科研共同体”

“搶人大戰”已經成為各個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這也再次間接證明“人的充分自由的流動將是未來中國最大的紅利”的判斷。

在我看來,這裡面至少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人才評價,二是人才流動

人才流動不可避免地涉及人才評價,即為什麼要引進該人才的問題。現行的辦法多是“請專家評價”,權當“同行評議”吧,這樣大家能夠接受帽子評價人才的合理性,因為那是同行評議的結果。各個高校搶奪這些人才很正常。

但為什麼大家覺得不滿意呢?

是因為這種評議往往限制名額,比如每年“傑青”是200人,如果按照排序來評選,那麼200名和201名有差別嗎?“傑青”是個人自主申報(即有廣泛參與權),“長江”則限制每個高校同一學科(且是大學科)申報1人,現在的問題是,誰應該為第201名和大學科所謂的第二名評價?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

“政府層面有形的手”主導了前200名的人才評價,而後200名則留給了“市場層面隱形的手”。因此,目前人才評價的現狀就是政府層面和市場層面的“雙軌制”,以及國內層面和國際層面的“雙軌制”

這種“雙軌制”下必然會有人獲得非正常但合法的巨大收益,而為維持這種“評價雙軌制”買單的實際是全社會。

消除“双轨制”,让人才评价回归“科研共同体”

大概五六年前,我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實名向長江學者獎勵辦公室提議:取消“長江學者申報必須原單位同意”的條款,但最後沒有得到回覆。

這或許是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矛盾所在。兩者在行政上沒有隸屬關係。地方政府職能是提升地方活力及發展地方經濟,而人才不可或缺;教育部職能是平衡全國的教育資源,人才流動顯然存在打破平衡的危險。

事實上,對教育部而言,要裝下全國的“一盤大棋”,必須看到人才培養是全球性的,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國家和地區。

就國內而言,互聯網、快速交通和物流業等發展已經將空間距離極大地壓縮,大學教育自1998年自主擇業開始,其培養也不再是“為地方服務”的概念了。

因此,教育優先發展的策略應是“生均教育經費的全國一致,包括小學至大學教育的全部階段”,培養的人才都是中國的,都在為中國服務,甚至服務於國外及全球。

這個操作起來也不難,如全國總教育經費以佔GDP的4%為總量,中央政府根據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進行財政補貼計算即可。如果實現,西部相對不發達地區學校教育顯然會獲得更大的經費支持,教師待遇也會提升,同時全國性的人口流動也不會受制於“戶口”等的制約,減少“留守兒童”“少年失學”的現象。

但這樣一來,清華大學獲得的經費會減少嗎?似乎不會,越是好的高校獲得經費的渠道越多,如競爭性的研發經費、私人及校友捐助等等。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全國性的人口流動是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人才更是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教育部門要順應大勢,從全局的角度佈局,優先實現全國教育經費的統籌,將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其次,在人才的評價上要逐漸地消除“雙軌制”,逐步退出政府層面的依賴,讓它迴歸“科研共同體”的內部。

《中國科學報》(2018-05-18 第2版 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