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被生活

生活就是積極或消極的去應對、去實現我們對生活多層面,多側面,多種多樣不同意義、不同重要性的需要的過程。就是踐履生活之路,我們不得不去走不想去走但必須去走、一直只能走下去的過程;也是想要去走,也許能走,但也許未必可以去走,或去走或放棄的過程。

這需要,簡單說,要麼是物質層面的,或者是精神層面的。如果涉及到情勢與我們的意願的相互關聯。具體而言,這需要,對我們總會是以不同緊迫程度、不同重要性而產生而存在。

生活,被生活

依緊迫重要程度不同,這需要,大略可分為必須、不得不、應該、想要,可有可無等不同情況。不得不需要,不得不去走是生活的構成;需要,想要去走也是生活內容。

人生而不自由,人生而自由;我們不得不去被生活,我們也儘可能如願的去生活。這就是我們身處其中,無可選擇的既有自由又不自由,無法逃離,無可奈何的被需要、需要或被生活、生活。

如若要說迫不得已面對被生活與隨心如願的去需要,去生活到底哪一種對我們的實際意義更大些,更有利些,這也不可一概而論,這要看我們置心所在,隨遇而安接受被生活是幸福,抗拒逃避被生活、不輕易放棄自己意願理想去生活也是幸福。

生活,被生活

這也因人而異,什麼材料什麼樣子什麼性格的人往往就適合過怎樣的生活。燕雀榆枋,鴻鵠萬里。金絲籠子再燦爛,對鳥兒也不過牢籠。井坎大海,我們如何認定或定位我們自己,我們就該、就適合去接受、去過與我們自己定位對應的或是被需要、被生活,或是自己需要、合己意願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