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鎖魂罐(民間故事)

一列由濱海開往江城的特別快車,在浙北平原上飛速行駛。列車的一節車廂裡,坐著一位年近五十,中等身材,身體有些發福了的漢子。他舒適地斜靠在椅背上,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著車窗外的田園風光,那神態顯得非常悠閒自在,心曠神怡。他叫曾遠勝,是南華鞋業公司營銷部的經理。

曾遠勝這一次至濱海參加交易會,不僅為公司爭取到幾筆大訂單,並且還抽空去文物市場淘到了一件古瓷器,真可以說是公私兼顧雙豐收。

那一天,曾遠勝與一位外商洽談完一項商務後,忽然記起臨來濱海之前,一位文物界的朋友向他推薦的一家名叫“濱陶館”的文物店。說是那家商店商品豐富,價錢公道,尤為可貴的還是出售的都是真品,絕不會用贗品來矇騙顧客,有著極好的聲譽。曾遠勝看看時間還早,便按照朋友提供的地址去尋找那家商店。

濱陶館地處文物市場的一偏僻處,店面也不大,但店裡卻琳琅滿目地陳列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董。曾遠勝環顧了一圈,看中了一隻青花小瓷罐。那是一隻比飯碗稍大一點的圓肚小罐,造型古樸,瓷質上乘,釉色與花紋都非常優美,是青花瓷中的精品。他不覺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久久不捨放手。

店主見狀走了過來,向他介紹說:“客官好眼力!這是一隻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瓷罐,官窯燒製的精品。現在這樣的好東西,市場上已經很少有了。”

“要多少錢?”曾遠勝問。

“至少八萬。”店主說:“太貴了,能不能便宜一點?”

“這已經是最低價了,本店從不開虛價。當然文物無定價,本店的標價有時也可能有一點偏高或是偏低,但那只是估價問題,而決不會亂加虛價。”

曾遠勝嘆了口氣,把瓷罐放回貨架,轉身欲走他實在出不起這個價錢。

“客官請留步!”店主忽又喊住他說,“你要是實在喜歡這個瓷罐,而又出不起這個價錢的話,我另有一隻與它相仿的瓷罐,可以六折優惠,五萬元賣給你。”他說畢走進內室,另行拿出一隻瓷罐,交給曾遠勝。

曾遠勝接過那隻瓷罐一看,果然與原來的那一隻一般無二。他不禁懷疑地說:“這不會是一隻當代的仿品吧?” “這你放心,絕對是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瓷。”

“那就一定是有什麼瑕疵。”

“瑕疵嘛……你還是自己仔細看看吧!”店主說:曾遠勝又拿著瓷罐仔細察看起來,但他看了又看,仍然查找不到一點瑕疵。

“你試著打開它的蓋子看看!”店主說:曾遠勝捏住罐蓋揭了一下,沒有揭動;又擰了一下,還是沒有擰動。

“別擰了,那蓋子與罐體是粘連在一起,打不開的。”

曾遠勝這才恍然大悟,說:“原來是一隻打不開蓋子,裝不了東西的廢罐。”

店主笑了說:“請問你買回去是用來裝鹽呢,還是裝糖?這蓋子打不打得開,又有什麼關係?”

曾遠勝一想也是,他又不是拿去倒賣賺錢,這蓋子打不開,並不不影響它的觀賞價值,也不影響它的收藏價值,於是便欣然把它買了下來。成交以後,他還與店主開了一個玩笑說:“你就不怕它裡面藏著什麼價值連城的珍寶嗎?”

“如果真有,那也是你的運氣。”店主笑了說:“不過你放心,我拿它去作過透視,裡面什麼也沒有,絕對是一隻空罐。”

曾遠勝返回家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那個文物界的朋友打電話,請他來幫忙鑑定一下這隻青花瓷罐。曾遠勝的那位朋友叫高學君,是一位二十多歲,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文物工作人員。他們是兩年前在文物市場認識的。

那一天,曾遠勝在一個文物攤上看中了一尊清彌勒佛銅像,與攤主講好了價錢,正要掏錢付款時,身旁的一位年青人忽然伸手碰碰他,轉身就走。曾遠勝一徵,隨即也跟了過去。那人走出十來步,這才回頭向他一笑,說:“贗品。我看你像是初入此道,剛搞收藏的吧?文物市場龍蛇混雜,可要當心了。”

後來那一尊銅佛被一位大款買去了。沒過幾天,那大款果然又拿了銅佛來找攤主,說是請專家看了,這銅佛是當代的仿品。然而那攤主卻早已不知所蹤。

曾遠勝感激他的提醒,更欽佩他的文物知識,便與他不斷交往,結成了忘年交。高學君也很珍惜這一友誼,除了常給他一些指點外,還幫他撿了兩次漏,很賺了一筆錢。

高學君很快就來了。他拿著瓷罐仔細看了許久,點頭說:“不錯!是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瓷。五萬元你可是撿了個大漏。”

“只可惜它的蓋子與罐體粘連在一起,打不開。”曾遠勝說。

“沒關係古人沒有強力膠,最好的粘膠劑就是糯米飯。你把它泡浸在水裡,過兩天我來替你把它打開。”

兩天以後,高學君果然如約來到。他當著曾遠勝和他妻子、他兒子的面,把瓷罐從水裡撈起來,擦乾淨水,握緊罐蓋用力一擰,果然就被他把蓋子擰鬆了。打開罐蓋一看,裡面什麼也沒有,果然是一隻空罐。但再仔細一看,罐底上卻緊貼著一片什麼東西。那東西薄薄的,很像是一片朽木。

高學君拿出那片朽木仔細看了看,說:“哈!桃木符。”

“桃木符?”曾遠勝疑惑地問。

“是的,桃木符。”高學君向他解釋說,“古人用桃木畫符,張貼在門口,用以驅鬼去邪。王安石有詩云:‘千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這個桃符……”

他說到這裡忽然停下,接著臉色一變,連忙把朽木放回罐裡,蓋緊罐蓋說:“不好!這是一隻鎖魂罐。”

“鎖魂罐?什麼鎖魂罐?”曾遠勝連忙問。

“你們知道,在古代每逢一場戰爭或是瘟役,枉死了很多很多人以後,都會設壇祭奠超度亡魂,以免那些冤魂出來作祟害人。

一般在超度之後,冤魂都會四散離開,各自去尋找投胎之地。但總也會有少數厲鬼不肯離去,仍想留在原地為非作歹。於是作法的道士或是高僧就會畫一道桃木符將這一些厲鬼抓來,鎖在瓷罐裡,加以密封,深埋在地下,以免它們再出來作祟害人。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應該就是一隻那樣的鎖魂罐。”

一席話說得曾遠勝一家三口大驚失色,毛骨悚然。

高學君看看他們一家三口的臉色,連忙把話鋒一轉,寬慰他們說:“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猜測,不一定正確。退一步說,就算它真是那麼一隻鎖魂罐吧,時隔多年,罐裡的厲鬼也早該化為烏有,不可能再出來作祟了吧?” 高學君說罷起身準備告辭,但他臨走前想了一想,還是有點不放心地又補充了一句說:“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們如果不放心的話,還是去郊外找一個僻靜的地方,把它埋了吧!”

高學君走後,曾遠勝一家三口為如何處理這隻瓷罐發生了爭執。

他妻子鄧梅思想迷信,篤信鬼神,堅決主張把它拿出去埋了;曾遠勝半信半疑,既害怕罐裡的厲鬼出來作祟,又捨不得將它丟棄,那畢竟是他花了五萬元錢買來的呀;兒子曾磊思想比較先進,根本不信鬼神之事,堅決主張將它留下……

最後,還是曾磊提出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他說:“我西山有一位同學,他的父親也是搞文物的,在大學裡教書。我把瓷罐拿去再請他的父親鑑定一下,看看他怎麼說。”

於是,他便帶著這個瓷罐駕車前往西山。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曾磊這一去竟是有去無歸,成了永訣。

由他們家去西山,要經過一段彎道較多的盤山路。曾磊駕車駛入盤山路,開始下坡時,忽然發現剎車失靈了。他接連踩了兩下剎車,都沒有用,於是去拉手剎。但手剎也只緩衝了一下車速,接著也失靈了,車子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瘋狂地往下直衝。

曾磊嚇出一身冷汗,連忙緊握住方向盤,不停地左打右打,拚命地控制住車子,不讓它衝出道路發生車禍…… 但車禍終究還是發生了。就在他左打右打之際,前方忽然過來一輛載貨大卡車,他一時把握不住方向盤,車子衝向路外,撞斷路旁的護欄,掉下了懸崖。待交警隊的同志聞訊趕來,摸到崖底察看時,他早已斷氣死去。

鎖魂罐裡的厲鬼就這樣開始作祟害人,給曾家帶來了災難。

兒子的死給曾遠勝夫婦很大的打擊,一連兩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吃不下飯。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感到有一點肚飢,便叫女傭小鳳去煮一點稀飯。稀飯煮好後,夫婦倆便相互攙扶著下樓去吃飯。但他們剛走下二級樓梯,室內的電燈忽然一明一暗地閃爍起來,閃得他們眼花繚亂。

曾遠勝連忙伸手去扶樓梯的扶手,但他的妻子鄧梅卻一腳踏空,驚呼一聲從樓梯上滾了下去……

妻子和兒子的相繼死去,徹底擊垮了曾遠勝。他悲痛欲絕,拍打著自己的胸脯,呼天搶地,不停地呼喊著:“天哪!我怎麼就買回來那麼一隻邪罐?買回來那麼一隻邪罐……”

這鎖魂罐的第二次作祟,實在有點太過殘酷。

四 曾遠勝雖然沒有報案,但他們一家三口,幾天之內一連死了兩人的意外事件,卻引起了當地警方的注意。片警老李感到事情蹊蹺,便打電話給市公安局刑偵科的何釗科長,向他彙報了此事。何釗聽了,也感到事情非同一般,便帶了助手趙憶蘭下來,與老李一起對此案進行調查。

二天以後,何釗與趙憶蘭重新來到曾家,要老李去把曾遠勝、高學君,以及女傭小鳳等一干人員叫齊,開始宣告他的調查結果。

何釗四十多歲,高大魁梧,聰明睿智,經驗豐富,曾經偵破過許多奇案,是江州市有名的小神探。

“曾家母子的死,一個是死於車禍,一個是從樓上摔下,看似毫無關連,其實都與一樣東西有關,那就是這隻青花小瓷罐。整個事情也都是由這隻瓷罐引起的。”

何釗拿出那隻青花小瓷罐,打開罐蓋,從裡面取出一片薄薄的小木片,開始滔滔不絕地敘述起來:“這隻瓷罐是曾遠勝花了五萬元從濱海買回來的;但經高學君鑑定,此罐雖是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瓷,但卻是古人設壇祭奠冤魂的鎖魂罐,會給人帶來災難。於是我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隻罐子送到專業機構去加以鑑定。

鑑定結果:這隻罐子倒也真是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瓷,但不是官窯的精品,而是一般的民窯的製品。然而罐裡的這片木片,卻不是古人的什麼桃木符,而是當今的一片普通木片,是經過泡浸染色,人為地作舊了之後放進罐子裡去的。

“那麼是什麼人,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個小罐是偶而落入曾遠勝的手裡,還是專為曾遠勝而製作的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們專程去了一趟濱海,找到了那一家名叫‘濱陶館’的文物店,探查此罐的來歷。

據店老闆介紹,此罐是有人託他以極低廉的價格,專門賣給曾遠勝的。那人說,他的父親欠了曾遠勝一個很大的人情,怎麼報答曾遠勝都不肯接受,便想出這個方法,讓曾遠勝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他們的報答。與曾遠勝交易的那一天,那人還就在那店的內室裡。那人的名字叫王平。店老闆按照他們那一行的規矩,留下了他的身份證複印件。然而,那人的姓名和身份證卻都是假的。

“接著,我們根據店老闆的描述,畫了一張那人的模擬像,印發給濱海市的全體警察,發動大家查找此人。此人很快就被查找到了。原來那是一個專在市場上幫助貨主哄騙顧客的托兒。據那托兒交代,那又是另一個人給了他五百元錢,叫他這樣乾的。”

何釗說到這裡,看了一眼高學君,又繼續敘述說:“我們接著拿出幾張照像給他辨認。他很快就找出了那人的照像,那個人就是高學君你。”

“什麼,是你?”曾遠勝驚訝地說。鬼大爺鬼故事。

“是的,是我叫他乾的。”高學君點頭承認說,“但我那也是受人之託。委託我的人在商場上受過曾遠勝的騙,想要觸觸他的黴頭,給他家制造一點恐怖。我沒有想到後來事情會變成這樣……”

“真是這樣嗎?”何釗又看了他一眼,然後回過頭來繼續敘述下去:“我們接著對曾磊的車禍進行了詳細調查。據目擊者說,他的車子剛一下坡,就像發了瘋似地,東彎西拐地拚命往下衝,好像是剎車出了毛病。他掉下去的地方,崖壁很陡,車子又掉得很深。交警隊頗費了一番周折,直到昨天才把車子吊上來。

通過檢查,發現車子的腳剎、手剎都斷了。

腳剎的斷裂處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是有人事先把它鋸斷了一半。

這樣只要一到下坡急速剎車時,就會完全斷裂。腳剎一斷,駕駛人只有去拉手剎,但手剎又怎麼煞得住如此的車速?於是手剎也接著斷了。這就是造成曾磊的車禍的原因。

“那麼又是誰,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破壞了剎車呢?

曾家的轎車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停在室外,很容易接觸到,但破壞剎車卻需要爬到車子底下去才能做到,那樣就非常顯眼,容易引人注意。我們詢問了小區所有的居民,他們說距小區不遠就有一家修車店,車子壞了都是拉到那裡去修,從未見有人自己爬到車子底下去修車的。

“我們接著又對曾遠勝的熟人一一作了一番調查,發現高學君你曾在半個月前借用過一次曾家的車子。還車時天色已晚,曾遠勝要女傭小鳳去開車庫門,讓你把車開進去。小鳳貪圖方便,把開車庫的鑰匙交給了你,要你自己去開車庫門。

因此,你完全有機會印下鑰匙,去複製一把,在間隔了一段時日,大家淡忘了這一件事之後,伺機在夜間潛入車庫,放心大膽地去破壞剎車……”

“你……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曾遠勝問。

“你還記得一個名字叫劉志軍的人嗎?”高學君說。

“劉志軍?”

“是的,劉志軍。八年前你與他合資開了一家公司,投資海南的房地產。後來你見海南的房地產形勢不妙,接連跌價,竟將公司的資金席捲一空,攜款潛逃,造成公司破產。劉志軍負債累累,跳樓自殺……”

“他是你什麼人?”

“父親。”

“不對!劉志軍只有一個女兒,當年她才十五歲,在讀初中……”

曾遠勝說到這裡,忽然感到心臟一陣絞痛,額上冒出一顆顆汗珠。他連忙伸手去衣袋裡拿救心丸。

“快打120!”何釗一邊招呼趙憶蘭打電話,一邊飛跑過去,幫他拿出藥瓶,倒出一片救心丸,喂他服下。

送走曾遠勝以後,何釗這才坐下來重新他的案情分析。他對高學君說:“現在可以告訴我:你與劉志軍究竟是什麼關係,你為什麼要替他復仇了吧?”

“我是劉志軍的女婿。”高學君回答說,“我與他女兒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感情深篤。”

“那一年,我親眼目睹了劉志軍的慘死,更目睹了劉志軍死後她們母女倆悽苦的生活。從那時起,我就在心裡發誓,一定要找到曾遠勝替她們母女倆報仇。

這幾年,我與妻子四處打聽,終於在這裡找到了他。”高學君又說。

“嘟嘟嘟嘟……”正在這時,何釗的手機忽然響了。

“喂!”他拿起手機說。

“怎麼會這樣,不是給他服了救心丸嗎?”

“醫生檢查了他隨身攜帶的那一瓶藥,發現瓶裡剩下的幾片都不是救心丸,而是普通的維生素。”

“原來是這樣。”

何釗收起手機,開始轉向女傭小鳳,兩眼緊盯著她的臉說:“姑娘那天晚上,是你扳動電閘,使燈光一明一暗地閃爍不定,導致鄧梅失足墜樓而死?”

女傭小鳳低垂著頭,默不作聲。

女傭小鳳仍然低頭不語。

“告訴我:你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鳳!告訴他,你就是劉志軍的女兒。”高學君說。

“原來是這樣。”

何釗點點頭,嘆了一口氣,說,“唉!我應該早就想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