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長期吃阿司匹林血管會變的又脆又薄易出血,真的是這樣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人說長期吃阿司匹林血管會變的又脆又薄易出血,真的是這樣嗎?

  • “阿司匹林不能吃,吃了血管會變脆,容易破裂出血,腦出血就是這樣來的。”
  • “吃阿司匹林時間長了,血管會越吃越薄,說不定啥時候就破了,那可是要命的。”
  • “阿司匹林吃的時間越長,胃越容易出血,太傷身體了。”

對於阿司匹林,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作為一種預防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常用藥,阿司匹林在人群中應用較為廣泛,多項研究也證實:對於存在心腦血管發生風險的人,阿司匹林所超到的預防作用是不能否認的,與此同時,長期服用也確實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但很多人對這些不良反應存在著誤解。

阿司匹林原本是一種解熱鎮痛藥,它是通過抑制一種稱為前列腺素的物質向大腦傳遞發熱及疼痛的信號而起作用的,因此對於病毒細菌引起的發熱,或是由於炎症、外傷等引起的疼痛只能起到解熱鎮痛的作用,並能從要根本上去除引起發熱和疼痛的原因。

有人說長期吃阿司匹林血管會變的又脆又薄易出血,真的是這樣嗎?

在其近一百多年的使用過種中,人們逐漸發現它還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避免血液中形成血栓而達到預防梗塞性疾病的作用。它之所以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是由於抑制了前列腺素促進血小板粘合作用的結果,就象沒有了粘合劑,兩種東西沒法粘在一起一樣,阻止了血栓的形成。

所以,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原理,並非是通過改變血管的結構起作用,是不會使血管變薄,也不會使血管變脆,當然更不會使血管發生破裂,有這樣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有些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發生了腦出血,並非是阿司匹林引起了血管破裂,只是由於存在病變血管破裂出血後,由於阿司匹林抑制凝血作用而不利於止血,所以有腦血管出血傾向的人不宜服用,比如血壓高於160mmHg時即不應使用。

有人說長期吃阿司匹林血管會變的又脆又薄易出血,真的是這樣嗎?

至於阿司匹林導致胃出血的原因,是由於胃粘膜細胞本身會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酸對胃粘膜的刺激,而阿司匹林會抑制前列腺素的這種保護作用,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加上阿司匹林本身即為酸性物質,加在一起加大了對胃粘膜的損傷,從而造成了胃出血等問題的發生。

此外,阿司匹林引起出血等不良反應,並不會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這些不良反應大多發生在開始服藥的3-6個月,隨後身體會對其產生適應與耐受,不良反應將不斷減輕減少,這也是很多人能長期服用而沒有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

總之,阿司匹林在預防梗塞性心腦血管病中的作用是得到肯定的,對於存在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經醫生評估屬於應當服用的阿司匹林的人,就不應以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為藉口而拒服,有專家指出: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應其實是:應當服用時而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