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3100萬的諾貝爾獎發了100多年,竟越花越多?

國慶節長假剛剛結束,2017年的諾貝爾獎也揭曉完畢。相信不少財主都注意到了,今年各個獎項的獎金數額竟然提高了100萬瑞典克朗,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約人民幣720萬元)。

算算年份,諾貝爾獎從1901年第一次頒發,至今已經116年了。每年派發這樣大筆的獎金,諾貝爾基金竟然沒有把錢花光,還增值了百來倍,可以說是非常神奇了!作為諾貝爾獎的財務管家,諾貝爾基金會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才獲得瞭如此逆天的增值成績?今天,就讓理財君來扒一扒,來自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秘籍。

神奇!3100萬的諾貝爾獎發了100多年,竟越花越多?

Q1諾獎還能源源不斷髮放嗎?

從諾貝爾獎(以下簡稱諾獎)設立之初,諾貝爾基金會就開始揹負著一個艱深的命題:

已知:諾貝爾基金成立時有3100萬瑞典克朗,而諾貝爾建議的獎金金額要相當於大學教授的20年薪水(相當於15萬克朗),且諾貝爾老爺子在遺願裡表示,只有基金會的直接收益,即利息和分紅才能用作諾貝爾獎金,即不動本金。

求解:怎樣才能做到每年都發放相應的獎金並一直延續下去?

事實上,雖然命題艱深,諾貝爾基金會百年來卻始終貫徹著諾老爺子“不動本金”的遺囑,並開拓出了一條“永續年金”的道路。

什麼是“永續年金”?

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的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額的年金。期限趨於無限,沒有終止時間,也沒有終止值,只有現值。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存本取息”,就是“永續年金”的例子

那麼,諾貝爾是如何建立這支“永續年金”的?

豐富的遺產,讓基金會建立“永續年金”有了前提條件。

1901年,諾貝爾設立了5個獎項(1968年才設立諾貝爾經濟獎,且一直由瑞典國家銀行發佈獎金),按當時的工資水平,各項獎金的金額為15萬瑞典克朗,發放的獎金總數佔比僅為遺產的2.4%。而這樣的佔比雖然在百年中有不少的波動,但在近年來仍然保持了同一水準。以2014年為例,諾獎獎金為800萬克朗,而當年諾獎的總資產增值到了38.69億克朗,獎金佔比僅為1.2%。

投資理財的收益回報率,足以支持獎金的佔比。

為了讓收益足夠支撐獎金髮放,基金會設定了投資收益目標——去除通脹因素之後達到3.5%。這個目標要高於每年諾獎用於發放獎金佔基金總額的比率。而最近幾年,諾貝爾基金的收益回報率遠不止於此。2014年,諾貝爾基金甚至以16.5%的回報率超額完成任務。而今年獎金增加100萬克朗,基金會也正面解釋是由於財務狀況得到了改善。

始終堅定不移地保持“不動用本金”。

為了保證本金,諾貝爾基金每年還會將投資淨收益的10%還會歸入本金再投資。不僅如此,諾貝爾基金會還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當年的諾貝爾獎金。比如為什麼去年獎金比今年少?除了通貨膨脹,降低獎金來減少本金損失,也是重要原因。此外,諾貝爾基金會還設有應急的準備資金,即使在連續兩年沒有獲得投資收益這種極端情況下,依然能照常發放獎金而不必動用本金

所以,在原始基金雄厚的基礎上,不動用投資本金,通過每年的收益留存來保存本金的實際價值,這種永續的資產管理模式對諾貝爾獎的百年成功運作功不可沒。

Q2諾獎也曾遭受理財危機?

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之路也並不是一路順遂。

1901—1953年,由於《章程》規定,諾貝爾基金只能投資於“安全證券”,即國債和貸款等有固定收益、有擔保或抵押的產品。這種過於保守的理財方式限制了收益的增長,致使諾貝爾獎金髮放越來越艱難。資產總額在30年代僅剩創立時的2/3。

好在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基金會的經濟狀況才開始有所改善。而進入70-80年代後,諾貝爾基金會也隨著市場的變化,投資變得相當多元化。除了股市、固收類、不動產,還開始涉獵一些期貨、期權、私募股權等另類資產,投資範圍也囊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瑞士,使得獎金總資產不斷攀升,到2014年,獎金總資產已經達到38.7億克朗。實際價值相較於成立之初翻了226%。

經過不斷的嘗試,而今的諾貝爾基金,資產配置比例也基本比較穩定。大致的投資模型為:

神奇!3100萬的諾貝爾獎發了100多年,竟越花越多?

股票投資50%。主要以財富增值為目標,進攻性強,博取高收益。

另類投資30%。仍以財富增值為目標,進可攻,退可守,讓整個組合收益更為穩固。

固定收益類投資20%。主要進行風險防範,以財富保值為目標。

基於這個模型,基金會每年都會委託和直接投資,並根據投資產品的特徵,尋找合適的替代產品。而每一部分在佔比上,也會根據大環境做出10%的上下浮動。

合理的資產配置、全球化分散投資、拓展另類投資,可以說讓諾貝爾基金會在漫長的歷程中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Q3諾獎最偏愛的基金類型是?

不僅在投資結構上,諾貝爾基金在具體的對象工具選擇上,還選擇了一種很省力,收益也不錯的工具。

從諾貝爾基金每年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每一個部分具體選擇的工具都是指數基金。以2014年的諾貝爾基金投資工具為例:

股票類

55%

44%投資MSC國家指數

11%投資SIX Return Index

固收類

20%

全部投資於Handelsbanken All Bond Index債券指數

其他類

25%

全部都用於一種叫“全球FoHF指數”的對沖基金指數

之所以選擇指數基金,是因為基金會認為,在相對透明的市場,投資指數基金比投資股票更容易獲得可觀的收益。其實,這種投資方式,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具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在無專業投資人士指導的情況下,指數基金簡便易行,不用一支一支地去分析股票並對未來市場進行預測,購買跟隨大勢的基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比如用理財通指數基金定投功能,不但能夠定期存入資金,長期堅持更能斬獲較好的收益。

神奇!3100萬的諾貝爾獎發了100多年,竟越花越多?

諾獎發放一百多年並不是一個神話,而是因為諾貝爾基金會對獎金有著科學的管理。不管是樹立收益目標、保存本金的實際價值,還是緊跟大環境,充分考慮風險配置不同資產,購買較好收益的指數基金,都值得我們普通人學習。

最後,請允許理財君臭美地說一句: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秘籍也告訴我們,投資理財不僅能獲得收益,更能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