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2015年的一期《中國夢想秀》上,20名足球少年描繪了一個感人至深的足球夢,“一雙小小的拖鞋撐起的足球夢”開始為人們所熟知,圈哥進行了深度報道,而珂締緣足球俱樂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又是兩年過去,曾經那個依靠賣房、依靠拖鞋廠苦苦支撐的俱樂部,如今怎麼樣了?

你曾夢想改變中國足球嗎?很多中國足球人,或許都有一個關於足球青訓的夢,在每個對國足“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夜晚,我們都暗暗許願——未來一定要為中國足球青訓做點貢獻:做個青訓教練,解說一場青年比賽,送孩子去踢球,或是打造一個足球青訓學校……

在這樣共同的情懷下,每個人聽說李太鎮與珂締緣的足球故事之後,都會挑起大拇指,讚歎這種把事業全部傾注到足球青訓之中的行為。

不過,正如同毛主席那句“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說的那樣,開始做青訓或許不算太難,但從7年前開始一直到今天,李太鎮與珂締緣,遇到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足球秩序尚未成型的中國,他們一個一個地克服了商業、人性與成績等方方面面的壓力……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足球,從兒時起就是李太鎮的心頭摯愛。從滿是稻田的家鄉、異國他鄉的韓國再到背井離鄉的南方,這位來自黑龍江的朝鮮族漢子,心中始終有一個關於足球的夢想。

故事始於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李太鎮現場目睹了國足0-4慘敗給巴西的那場比賽,心中那顆關於中國足球的種子也開始生根。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他們問我,中國人為什麼不會踢足球?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面就暗暗下了決心,你們等著看,中國足球也有好的時候!”提起往事,不服輸的李太鎮至今仍耿耿於懷。

2011年,李太鎮已經是海門市一家拖鞋廠的老闆,生意逐步走上正軌,9歲的兒子李賢成也已經進入上海幸運星梯隊,那個關於足球的夢慢慢開始發芽。

同年5月,李太鎮拿出拖鞋廠60%的利潤,正式創立珂締緣足球俱樂部,為所有來俱樂部訓練的孩子提供免費的足球訓練和衣食住行。

一個平凡的足球夢就這樣開始了——但李太鎮卻不知道,這個夢想所承載著的重量幾乎壓垮他的拖鞋廠和他的家庭。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做足球青訓的很多,但是不收培訓費,珂締緣可能算是獨一份了。同時,免費的訓練也意味著俱樂部失去了此時唯一的收入來源。

場地、教練工資、裝備、宿舍、伙食等等的支出遠超李太鎮的想象。為了節省開支,李太鎮在自己的工廠裡為俱樂部生產隊服,加工宿舍用的床單、被套。但隨著拖鞋廠利潤的下降,李太鎮甚至不得已賣掉了自己在上海的四套房子,苦苦支撐著俱樂部的運營。

歌謠的歌謠,藏著童話的影子

最早做起青訓,並參加比賽的時候,足球圈內幾乎沒人知道珂締緣是什麼,珂締緣在哪,海門在哪,甚至不知道珂締緣到底是哪三個字。

而隨著點球絕殺公認的青訓霸主山東魯能,獲得全國U12足球錦標賽冠軍開始,珂締緣開始在足球圈嶄露頭角。

從登上中國夢想秀,到多名球員入選國少、國青代表隊,珂締緣逐漸受到足球圈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家長理解的同時,更獲得了政府的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幫助,得到了房企中南集團的冠名,此前圈哥也兩度對珂締緣進行了深度報道……

看上去,珂締緣的前路似乎一片坦蕩。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琳琅滿目的獎盃

“260多個孩子住在這裡,最小的只有7、8歲。我們家一年365天沒有一天是能安心度日,天天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哪天磕了碰了。”面對採訪時李太鎮的擔憂溢於言表,然而不僅僅是這些,更多的還是俱樂部運營的壓力。

“海門市政府為什麼補貼那麼多錢,300萬不夠運營一個青訓俱樂部嗎?”外界的質疑聲也一直困擾著李太鎮。

“海門市政府給我們補貼300萬,中南集團對我們每年的投資是1500萬,可我們俱樂部一年的運營經費是2600萬,還有700多萬的缺口需要我們自己去填補。”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俱樂部的經營狀況一直深深的困擾著李太鎮。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據瞭解,每年2600萬的開銷,還是在政府幫助解決了宿舍、食堂、訓練場地的情況下壓縮後的成本,否則鉅額的開支恐怕會成為壓垮珂締緣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瞭解,這一屆的辦賽成本是320萬,除了各級政府和教育局總共100萬的補貼,剩下還有220萬的缺口。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這十幾家贊助商是打了幾百個電話、聯繫了幾百家企業的結果。“

很費勁,很多企業不知道珂締緣,這些都是小事,有的對體育贊助根本就沒興趣。當然,也有不費勁的,他們聽完你說話就直接把電話掛了。

當商務總監杜秋歌的臉上劃過一絲苦笑時,我彷彿看到了整個足球青訓行業的縮影,盛世繁華的假象下,每個人都身負重擔艱難前行。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700多萬的營收缺口,220萬的辦賽成本缺口,對職業俱樂部或許不算什麼,但卻足以壓垮一家青訓俱樂部。

更何況,這還是是不收學費、還提供免費食宿的珂締緣。

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兒去

雖然在經營上舉步維艱,但珂締緣的青訓質量始終很有保證,各個年齡段中不乏國內同年齡段中的佼佼者:其中三個去了上海申花梯隊,兩個去了河北華夏幸福梯隊,還有兩名小球員代表國少隊出戰了亞少賽預賽。

光鮮成績帶來的不只是鮮花和掌聲,還有經紀人與其他俱樂部的挖角。經紀人直接給學生家長一筆錢,家長被花言巧語蠱惑,以為可以出國踢球,走上更大的舞臺,小球員白白就被帶走。在這背後,苦的還是俱樂部,多年培養最終顆粒無收。

提到這些,李太鎮臉上寫滿了“無奈”二字。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此前筆者曾在英國留學並考取教練證,也瞭解了一些當地的情況。事實上,在足球商業較為成熟的歐洲,經紀人規則要完善得多。例如英足總球探守則的第一條就是明確規定:絕不能繞過所屬俱樂部,直接聯繫家長。

然而在中國足球這個無序市場裡,職業操守相比於行業潛規則,根本一文不值。

“我們是很歡迎他們來帶走我的球員,我的球員被人看上,說明我培養的孩子優秀。”李太鎮至今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對7年朝夕相處的教練、隊友,連一句再見都沒說就走了,為什麼經紀人就不能光明正大的來俱樂部談球員青訓補償費,通過正常途徑讓孩子走向更大的舞臺呢?

“畢竟我養了你6、7年啊,我一分錢沒收,供你吃、供你穿、供你學習、供你訓練,你這樣一聲不響的就走了?”

最後的最後,渴望變成天使

即便有太多的“想不通”,但珂締緣依然有著自己的小小夢想。

畢竟,徐根寶的崇明模式珠玉在前,為如今的足球青訓項目照亮了前行的路。珂締緣當前的十年計劃,就是要組建一支職業隊,“我們2020年開始打第四級別聯賽,2022年打中乙,24年打中甲,26年衝超,不管10年也好,15年也好,這個目標是不會變的。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最近,足協剛剛下達了《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俱樂部准入規程》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中乙球隊須有4支梯隊,而中超、中甲從2019年開始就需要有5支梯隊,這對於珂締緣來說,也完全不是問題。

目前珂締緣01-10年齡段梯隊全部健全,所有年齡段都能進全國前八,去年U14、U15兩個梯隊更是獲得了青超亞軍。這或許就是珂締緣組建職業隊的底氣,也是必須組建俱樂部的原因,“我們有這麼多踢球好的孩子,我們需要職業隊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更高的平臺。”

我們和巴西、德國的俱樂部合作,把我們的孩子送出去學習,更重要的是,也學習他們的俱樂部管理經驗。”作為俱樂部組建職業隊計劃的第一步,珂締緣最優秀的青訓產物——去年代表國少隊參加亞少賽的10號李賢成將被送往德國不萊梅俱樂部接受長期訓練。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李太鎮的兒子李賢成

組建職業隊對業餘俱樂部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夢,卻也顯得那麼不真實。組建職業俱樂部所帶來的成本、管理等隱患,相對於收益又是如此容易被忽視。

除此之外,據瞭解珂締緣的下一個目標是和南通師範學校合作,建立一個足球專業學校,讓踢不上職業的球員,從事裁判、教練、運動康復等相關工作。

“出發啦 不要問那路在哪,迎風向前,是唯一的方法……”為了足球事業,李太鎮與珂締緣,都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採訪行將結束之時,看著面前這個已微微發福的中年人,圈哥心中百感交集。跟7年前一樣地,他無所畏懼的扛起了中國足球發展的大旗,做了一個不該由拖鞋廠老闆所做的決定,但在這7年裡,中國足球除了給他快樂與榮耀,也給了他太多不解與失望。

不過,和任何一個關心中國足球的人一樣,我們也希望珂締緣能朝著職業隊的夢想更進一步。希望下次再見他的時候,他能給中國足球一個驚喜。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李太鎮依然能如同熱血足球少年那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結束採訪之後,圈哥來到賽場上,看著烈日下一個個在球場上不知疲倦的身影,內心既有感動,又有任重道遠的緊迫感。而李太鎮的話始終縈繞在圈哥耳邊:“我希望他們做好人、讀好書、踢好球,我最大的心病是沒能讓他們讀好書。”

怎樣的人生算是有意義的?我想,懷著著一顆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攀登足球教育事業的高峰,這,或許正是“大寫的人”最真實的寫照了。

也許在中國足球的恢弘曆史畫卷裡,無論是李太鎮還是珂締緣,都是容易被輕易忽視的小小名字,但當中國足球真的有朝一日登上世界舞臺,湧現出無數足球人才,收穫足球成績之時,絕不該忘記這些在低谷中堅持過的姓名。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在中國這片神州大地上,有太多夢想家,有太多鍵盤俠,人們為足球一言不合就刷屏罵戰,但卻不願意為之邁出小小的一步。

無論在賽場成績如何,無論最終是否能實現職業化的夢想,行勝於言,其實才是珂締緣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珂締緣足球俱樂部:夢想的力量

曾靠賣房與拖鞋廠撐起足球夢,7年堅持後,珂締緣如今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