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前言】

有很多家長,經常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熟背《三字經》為榮。有的還熟背《笠翁對韻》,唐詩宋詞很多篇。親友來了,就叫孩子背誦,到親戚同學家就把背誦當作表演節目。

但是問問孩子懂不懂裡面的典故?清楚不清楚裡面的通史?基本都是一問三不知。有很多人認為,孩子不用懂,會背多背就行。

更為奇葩的是請好好看看會背《三字經》的小朋友,有幾人在踐行三字經裡面的優秀文化和優秀價值觀?有幾人真正獲得了啟發受到了教育。有幾個孩子懂得了分享明白了孝順?

學習和教育不能走進誤區。做家長如此,當老師也是如此。有的老師講專業知識可謂牛的很,但是言談舉止傳授給學生的卻是自私觀念和片面看問題得方法。這樣教育孩子,即使考了高分就能代表孩子優秀嗎?孩子的靈魂已經被帶進了黑暗。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孩子早晚要出大問題。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這就是說,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三字經》編入這個典故,是想給人這樣的啟發: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小孩子不一定知道。

最低層次是隻會背誦,一臉懵懂和迷惘。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最高層次是在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投入到實踐中去。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去實踐和體驗這些典故中的做法。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最高層次是在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投入到實踐中去。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去實踐和體驗這些典故中的做法。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把自己的東西讓給長輩,這是孝順;

把自己的東西讓給哥姐,這是有序;

把自己的東西讓給弟妹,這是責任;

把自己的東西讓給親戚,這是團結;

把自己的東西讓給朋友,這是捨得;

把自己的東西拿來分享,這是美德。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嬌慣著他獨享,沒有禮讓,沒有的分享,就不會共贏,就會失去朋友,失去幫助,失去合作,失去事業,失去夥伴,而成為孤獨的羔羊。

一定教育孩子,長輩不動筷,孩子要學會等待。有家人晚歸誤飯點,孩子要學會的分菜。小朋友來了,孩子要學會拿好吃的招待。你自己的玩具,要拿出來共玩。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不缺朋友,不缺財富,不缺心眼。從不孤獨,心裡容人,寬宏大量,心胸寬廣。這種品質,學校很難培養,比黃金珍貴,比生命更輝煌。

老師真誠呼喚,家長朋友,你是否做到了對孩子讓梨的引導,你喜歡不喜歡培養出這樣的兒郎?那就不要只是背誦,必須體現在行動上。就怕是背誦實踐兩張皮,兩個標準來衡量,學富五車有何意義!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編後】

家庭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出息的孩子必定是德才兼備的人。在學校裡聽老師話守紀律努力學習的同學,其家教一定是出色的。老師沒發改變學生的秉性,學生的秉性由遺傳和家庭教育早已形成。何況現在的環境,老師對學生大不得,說不得,批不得,管不得,不管還不得。我不知道受害的最後是誰。

要永遠記住,技術是外在的,不會技術我們可以學會。道德是內在的,缺了德學也學不來。都說勤能補拙,沒聽說勤能補德。缺德的人是廢人,是惡人,誰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誰願意聘用這樣的員工?問問馬雲吧,他成功成功創業時是用才在先還是用德在先。當然他用的人肯定是德才兼備的人才。

希望家長把孩子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希望學校教育也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一個有德之人,能不感恩父母嗎?絕不會是不肖子孫。一個有德的學生,能不好好學習嗎?絕不是逃課不做作業的人。一個有德的學生,其言談舉止肯定是讓家長和老師都滿意的學生。

祝願我們的孩子吧,祝願我們的學生吧,你們都要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熟背《三字經》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