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項目 強化服務 優化環境 宿遷經開區招商引資高歌猛進

年初以來,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高質量發展“六大任務”,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新環境,探索發展新思路,激發發展新活力,提升發展新動能,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同力同為,不斷掀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新高潮,園區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高歌猛進,不斷取得新進展,取得新成果。

招商引資碩果盈枝

5月上旬,宿遷經開區與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舉行宿遷津晶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標誌著宿遷津晶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宿遷經開區。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佔地面積約222畝,全部投產後,可實現年產系列冰箱、洗衣機、乾衣機等200萬臺,預計實現年開票銷售收入10億元。宿遷津晶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的正式落戶,標誌著經開區智能家電產業再添猛虎,“2+1”特色產業版圖進一步擴大。

作為宿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主戰場,一直以來,宿遷經開區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把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版頭條”。春節剛過,宿遷經開區就搶抓招商引資有利時機,在全區上下開展了招商引資“雙月會戰”,號召全區廣大幹群緊緊圍繞“2+1”特色產業、重點領域,突出關鍵節點,找準契合點,撲下身子,全面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

活動中,宿遷經開區按照“三位一體”招商模式的要求,進一步整合全區招商力量,重組了三個專業招商服務局,由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掛帥,相關專業招商局和非專業招商單位立即組織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圍繞產業定位,著眼產業配套,及時跟蹤研究行業領軍企業的投資動向,有針對性地向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強、技術含量高的高精尖項目”拋繡球“,全力促進傳統產業集聚轉型、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園區提升產業能級。

年初以來,宿遷經開區新簽約1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達31.86億元,其中包括海天澱粉、津晶智能家電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當前已註冊項目8個、竣工1個。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5月初,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昊帶隊到宿遷經開區調研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方面工作推進情況。他指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怎麼重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縱覽宿遷經開區,當前招商引資工作碩果累累,一批批體量大、特色明的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諸多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聲轟鳴、焊花四濺,全區上下處處可見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場景。

“這個項目自落戶以來,我們幫辦服務部門就全程幫辦、貼身幫辦,確保項目以最快速度開工建設,儘早投產達效。”日前,筆者在雅泰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見到,工程車、運料車穿梭不停,建設者們有序施工、科學作業,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項目幫辦人員余文鬥向筆者介紹起了項目的建設進展情況。目前,辦公樓、四棟廠房主體等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的是附屬設施施工,部分設備已經進場安裝,預計今年下半年項目可投產。

雅泰科技產業園的快速建設正是當下宿遷經開區項目建設“加速度”的縮影。同雅泰科技產業園一樣,除了去年開工的項目正在火熱建設當中,今年,不少新項目也搶抓有利時機動工建設,全區上下呈現出新老項目齊頭並進、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項目的快速建設離不開宿遷經開區全體幹群的“貼心”服務。為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宿遷經開區對所有項目一是實行分級會辦機制,對於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職責分工,報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分別進行會辦,條線分管領導定期或不定期會辦分管範圍內涉及的項目建設事項,及時解決項目在本條線、本領域遇到的問題。對於涉及土地、資金、環保等要素保障、項目重大變更、程序調整以及需要多部門協同的事項,報管委會進行集中攻關、限期解決;二是雙重幫辦機制,充分發揮幫辦人責任主體明確、有利增進互信的優勢,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運營、促進“以商引商”開展,不斷強化“專業”幫辦,最大限度地提升幫辦服務效率;三是動態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項目幫辦規範流程,明確項目從簽約到竣工投產的各個環節的辦結時限。同時,將新簽約項目納入推進範圍,掌握新簽約項目的註冊、開工、竣工等時間節點,據此倒排推進計劃,明確招商幫辦人員及相關職能部門在各具體環節的責任分工和辦結時限,堅決杜絕推諉扯皮情況發生,切實提高項目幫辦的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真正體現宿遷經開區幫辦服務的“金字招牌”。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我是去年從山東來到宿遷工作的,住在青年公寓,離上班的地方近,而且菜市場、超市等一應俱全,環境很不錯。”今年28歲的張先生去年被宿遷經開區一工業企業聘請到宿遷經開區工作。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張先生口中的人才優待政策,正是宿遷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招引更多“金鳳凰”落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宿遷經開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主動處置企業、社會反映的熱點問題,積極為企業和項目發展營造健康向上的軟環境;圍繞企業需求主動為企業引進專業人才,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同時,定期開展政銀企三方座談,面對面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資金、政策、設施配套等問題,妥善安置企業務工人員,為其提供諸如住房安置、子女就學、醫療等基本保障,讓營商環境充滿新氣象、新活力。

除了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宿遷經開區還為企業發展送上了更多“大禮包”:全面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開展削權減證、流程再造、精準監管、規範用權等行動,壓縮企業商標註冊週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王暉 小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