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高歌猛進!全國6城衝刺“萬億元GDP城市俱樂部”

隨著地方兩會緊鑼密鼓地召開,衝刺“萬億元GDP城市俱樂部”的聲音再次傳來。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福州市、泉州市、南通市均提出2020年要向萬億元GDP城市邁進。

“2020年是實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的首個整年,也是南通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的關鍵一年。”南通市代市長王暉在2020年1月7日召開的南通市人民代表大會上表示,2019年預計南通市地區生產總值9400億元,增長6.5%以上,2020年南通要確保經濟總量過萬億元。

高歌猛進!全國6城衝刺“萬億元GDP城市俱樂部”

不止南通,福州、泉州2019年GDP也超過9000億元,站在了“萬億元俱樂部”的門口。近日,福州市長尤猛軍、泉州市長王永禮均表示,力爭2020年躋身萬億元GDP城市行列。

此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濟南、西安、東莞的經濟總量有望在2020年突破1萬億元。

在中央淡化GDP考核的當下,為何各地仍熱衷於衝刺“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高質量發展建立在一定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經濟增速總是在下降,也就談不上高質量。“經濟總量能夠突破萬億元,標誌這一個城市的發展上了新的臺階。”

但陳耀反覆強調,破萬億元要在保證經濟增長質量的前提下。“我不認為,這些城市是單純追求GDP,破萬億元是長期發展累積的結果,現在達到了條件。從增長的質量上說,這些城市的發展質量也不差。”

GDP城市的後備軍

從2006年上海率先跨入1萬億元門檻開始,GDP能否達到萬億元就逐漸成為衡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標準。2019年,“萬億元GDP俱樂部”迎來了第17位新成員——廣東省佛山市近日正式公佈了2019全年GDP,預計達10800億元,同比增長6.8%左右。

“俱樂部”之外的城市躍躍欲試,發起了對“萬億元GDP”的衝刺。

但從目前各地公佈的經濟數據看,2019年新增的“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或許只有佛山一個。佛山之後,泉州、南通、福州距離“萬億元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2020年1月4日,泉州市長王永禮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9年泉州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8%左右,跨過9000億元大關。2020年泉州GDP預期增長目標為“7%‒7.5%”,按此增速,泉州今年有望衝過“萬億元”門檻。

“心無旁騖做實業是泉州人的本分,也是泉州邁向萬億元GDP的基礎。”王永禮指出,2020年將打造“泉州製造”高質量名片,著力抓企業賦能,合力抓產業鏈攻堅。

“雖然泉州不是省會城市,也不是副省級城市,但是在福建一直髮揮著引領帶動作用,連續多年經濟排在全省前列。”陳耀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泉州的市場經濟活力比較強,體現在民營經濟、品牌經濟,以及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等方面。

除了泉州市,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福州市也發起了衝刺。2020年1月5日,福州市長尤猛軍作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時披露,2019年預計福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200億元,增長8.6%。2020年福州市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

“福州是沿海城市,也是省會,但相比杭州、廣州等地的發展相對滯後。總體上看,福州的經濟基礎較強,泉州的經濟發展在福建省處於前列,這兩個城市如果能夠破萬億元,對帶動福建的發展能起到重要作用。”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地處江蘇的地級市南通市2019年經濟總量略高於福州市。2020年1月7日召開的南通市人民代表大會透露,2019年預計南通市地區生產總值9400億元,增長6.5%以上。2020年南通市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目標是增長6.5%以上。

陳耀分析,南通靠近上海,蘇通長江大橋等基礎設施建成以後,受到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大。“南通與泉州類似,經歷了長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活力很強。”

此外,目前濟南、西安、東莞尚未公佈2019年的GDP總量,但業界普遍認為,這三座城市2020年也有望破1萬億元。

1月9日,東莞發佈消息稱,東莞2019年GDP預計增長7%(2018年GDP為8278.59億元),為實現破萬億元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東莞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3%。

將萊蕪併入後,2018年濟南的GDP達到8863億元,彼時僅次於佛山。2019年前三季度濟南GDP總量為7189億元,增速為8.71%。西安2018年GDP總量為8350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則為6373億元,增速為8.3%。

陳耀認為,最近幾年濟南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及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合併萊蕪市,優化空間格局,有利於提升發展的總體規模。

對於西安的未來體量,陳耀分析,西安作為陝西的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是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鎮。目前,西安整體的經濟體量不夠大,影響其發揮帶動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未來西安還是有發展潛能的,再過一年進入萬億元俱樂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萬億”後怎麼走?

目前,中國躋身“萬億元俱樂 部”的城市已有17個,包括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四大直轄市,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鄭州7個省會城市,深圳、青島、寧波3個計劃單列市,以及蘇州、無錫、佛山3個普通地級市。

“城市GDP達到萬億元,並非一個簡單的紙面數據,其背後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發展質量以及產業的升級和帶動能力。”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已經進入“萬億元GDP俱樂部”的17個城市中,基本已形成了人財物各項生產要素的磁吸和集聚效應,具有輻射帶動的能力。

謝良兵分析,萬億元俱樂部中的城市,均處於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而且也都是國家各類都市圈、城市群、灣區規劃中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以都市圈、城市群以及灣區的崛起為依託”。

在萬億元城市的六大後備軍中,南通、東莞分別位於實力較強的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而福州、泉州地處海峽西岸城市群,濟南位於山東半島城市群,西安位於關中平原城市群,後三個城市群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萬億元俱樂部”城市的發展,能為即將邁入萬億元的城市提供借鑑經驗。胡剛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從歷史發展規律看,城市發展初期,增長速度比較快,但一座城市進入萬億元后,以前的高增長會逐步降低,需要提前謀劃,調整經濟結構,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新經濟支持力度;走科技創新發展模式,大力引進各類人才。

事實上,即便同屬於“萬億元俱樂部”,17個成員的發展水平也大不相同。其中,上海、北京經濟總量均超過3萬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屬於第一梯隊;深圳、廣州、重慶是第二梯隊“兩萬億元俱樂部”的成員;其餘12座城市,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但尚未達到2萬億元,成為第三梯隊。

不過,身處“萬億元俱樂部”成員也在向更高的目標衝刺。2019年蘇州GDP達到1.93萬億元,同比增長6%。據媒體報道,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2020年1月3日表示,“讓開放為蘇州一切工作賦能”,“向最極限目標衝刺”,藍紹敏提出2020年蘇州市的GDP要突破兩萬億元大關。

2019年12月30日召開的武漢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謀劃佈局可支撐武漢未來3―7年實現5000億元至1萬億元經濟增量的領域和舉措,加快邁向經濟總量兩萬億元俱樂部的步伐。

在胡剛看來,一座城市經濟總量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產業結構要不斷優化。如果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較高,服務業不太發達,缺乏創新能力,就很難往上衝。

陳耀則認為,一座城市經濟總量達到萬億元后,關注的焦點應該是如何提升城市整體的發展質量,提升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

陳耀強調,城市的發展要根據自身條件去設置目標,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在一定的質量和效益保證的前提下,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才是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