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中國的沙漠“奇蹟”:如今卻慘淡不堪,靠“輸液”續命!


月牙泉,在古代稱為“沙井”,還有個俗名叫“藥泉”,它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北麓。它的形狀如同一個彎彎的月亮,所以叫它“月牙泉”。月牙泉長約100米,寬約25米,泉水不深,最深處也不過5米。因景觀奇特,享受“塞外風光之一絕”的美稱。

從漢朝開始,這裡就遊人無數,可見其風光之奇。泉邊有一個古樸的廟宇,四周都是沙山。月牙泉的奇特就在於它的形狀千年不變;在惡劣環境中依然保持泉水清澈;身處沙漠中卻不被沙子淹沒;水裡的魚可以常年不死。

而現如今的月牙泉可以用“今非昔比”了,需要人工“輸液”才能勉強維持現狀,再也沒有以往那種自然、獨特的美。早在1985年,月牙泉的水就險些乾涸,當時的平均深度不到80釐米,由於水量很少,當時的泉地還可以走人。之後,月牙泉的面積又開始減少。

那麼,月牙泉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早在20世紀70年代,當地人民開墾荒地,破壞一些周邊植物,導致水土流失,就這樣,月牙泉的水位就自然下降了。並且在月牙泉不遠的還有一個景點叫:鳴沙山,鳴沙山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向月牙泉移動,不到二十年時間,就移動了近10米。並且鳴沙山的風很大,吹得沙子呼呼作響。久而久之,月牙泉就被破壞了。

為了保護月牙泉,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相應的補救措施,通過“補水”、“引水”等方式來保護月牙泉。投資了共47個億,還在它附近修建滲水池,就為了能夠方便的為月牙泉及時補水。但這也並非長久之計。

隨著沙漠面積不斷擴大的趨勢,月牙泉所面臨的危機將變得更加嚴重,注入水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環境的問題,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很是渺小,所以從現在起,保護自然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