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太有用了

教給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太有用了

一個媽媽說,盧勤老師,您好!我想讓我的兒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因為他就是有的時候明白,有的時候不明白,你跟他講道理也懂,但是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的時候,挺困難。

對厭學的孩子,可以嘗試從這幾方面入手:

找到興趣點

一個孩子學習積極性怎麼才能上來,一定要有興趣,孩子對學習要找到興趣點才行。那可能在這門和那門都感覺不同,能夠哪一門特別感興趣,就找到這個感覺,慢慢地去尋找自己學習的樂趣。願意學的時候,沒時間都會擠時間學,就跟玩兒一樣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可以幫孩子找找興趣點。

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家長應當愛護孩子那種成功的感覺,學習中厭學的孩子,是在學習上沒有成就的孩子,如果他有成就感的話,他就會不斷地努力。上課愛回答問題的孩子,常常是他預習了,然後明天老師一提問,別人都不會他會了,他就有勁頭了;老師提問題,他還想回答第二個問題,他有成就感。所以當您的孩子有一點兒成就感,您要在乎他這點兒成就感,他有了成就感才能有興致,學習才能成為他的自覺行為。另外,我們的家長們,千萬不要跟孩子說,不好好學習將來要你撿破爛兒去。這句話最好別說了,我覺得說這句話,可能特別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個撿破爛兒也不是什麼讓人瞧不起的事情啊,說實在的,社會上什麼工作都需要。關鍵在哪裡呢,那麼一個優秀的男孩子,這麼高高大大、很帥的男孩兒,如果他很有學習能力,他將來能做很多他想幹的事情,這點上我覺得應多鼓勵。他為什麼愛玩兒遊戲啊,可能是遊戲中給他很多成就感,他就迷戀進去了。學習中老是不行,你要多發現他行的地方。

多鼓勵

缺少鼓勵。所有厭學的孩子,是因為媽媽爸爸成天在身邊說,你的學習不好你要抓緊,說來說去他就厭學了。小孩子就怕你覺得他厭學,其實他根本不懂什麼叫厭學,也沒有厭學,再說下去就厭學了。

形成好習慣

孩子對很多東西開始時都是有興趣的,這時父母應該培養他形成好的習慣,等到他有些煩躁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一種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他獲得成功。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中,要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去品味,真正找到一種成就感,他可能就有興致了。因為人的大腦就像一扇一扇的窗戶,當你打開一扇窗戶使孩子充滿了興致,他以後就會對這方面充滿興趣;如果打開一扇窗戶使他充滿恐懼,充滿壓力可能窗戶就關閉了。但是這一扇窗戶跟下一扇窗戶是有關係的,所以興趣的培養可以從一個方面入手,找到感覺和成就感,然後就會影響其他的方面。

我國著名的階梯教育法創始人程宏荀教授從長期的研究中發現,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學習,就要給孩子鋪出一個階梯,一點點進步。比如聽我講課吧,我將之分為幾級。一級,我說什麼大家就跟著聽什麼,叫跟著。二級就是懂記,一邊懂一邊記。三級就是聯想,我講話你聯想。前三級就是三個字,

懂、記、想,如果孩子真能實實在在地把這三字搞好,學習就會很紮實,甚至連活得都紮實。你看前三級,孩子能做到懂、記、想嗎?如果能長期地達到懂記想,小學生一般能達到優秀,中學生能達到良,現在更多學校把這個方法搞好了,高考都可以考個高分。

教給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太有用了

讓孩子快點兒收穫

讓孩子快點兒收穫。什麼意思?老師哪個字寫得好,自己多留心,哪一句話說得好也多重複一下,還有哪個老師肢體語言優雅,自己也有點兒美感。所以,我說什麼是高水平上課呢?我不知道現在學生能做得到做不到,上課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情感和精神狀態,往那兒一坐感覺環境清新,環境美,這種感覺的學生學得會更紮實,從內往外學習更全面。

肯定現在的成績

要先肯定孩子現在的成績,孩子最需要肯定現在的成績。一輩子教育有12個字的秘訣,叫“低起點,小坡度,勤奮到,大發展”。什麼意思呢?給他個低起點,應該把基礎的東西趕快打紮實,如何上好課,如何做好作業。這些基本的東西趕快讓他消化。小坡度,讓他嚐到甜頭,孩子最重要的是通過自己努力上一個臺階,夠得著果子,嘗得到甜頭他更來勁,這是階梯教育的一部分。總的來說家長也好,老師也好,一定要找到適合孩子水平的教育。

確立學習目標

冉教授說了一個很關鍵的事情,人有目標的時候肯定走得快,沒目標的時候肯定走得慢。今天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很迷茫,我要不要學習,我學習的東西跟明天有什麼關係。這是因為沒有目標,有目標才能讓人去實現夢想。像陳景潤能夠揭開哥德巴赫猜想,他是什麼時候有的這個目標呢?他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講過在科學的殿堂中,最高峰的是數學,而數學的皇冠就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中的一顆明珠,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老師可能就這麼一說,別的人就這麼一聽,而陳景潤聽了,心中就有了這個揭開難題的夢想,後來他真的成功了。那他為什麼能成功呢?因為他有想法,所以有人說最可貴的就是想法,你要有了一種想法,於是你就有了一種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