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套餐文化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流行,裝修套餐也慢慢受到業主的歡迎,市面上如X88(x代表數字,下同)元/平米套餐層出不窮。這些套餐價格雖然看起來很划算,大多數業主認為實際支出為使用面積乘以單平方價格就是裝修總費用,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看似物美價廉的背後,總是暗藏玄機。

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套餐裝修貓膩多處處是文字陷阱

套餐裝修是指家裝中的一種捆綁銷售方式,套餐裝修是根據幾百種客戶裝飾風格總結出來的一種經濟套餐,一站式裝修,無需客戶再去為建材、主材、輔料等去花費大量時間、大量精力去準備。套餐裝修中包含主材、廚房套裝、潔具套裝、鋁扣板、門及套、瓷磚、地板、輔料及人工。套餐裝修最大的亮點就是價格低廉,這點吸引了很多業主選擇,可是這真的如表面上那麼划算嗎?

通常套餐裝修是按平米計價的裝修模式,但不是簡單將套內面積X套餐單價=裝修總價。套餐裝修價格是對應一定建築面積及房間數來作為計費標準的,比如X88套餐裝修是對應建築面積100平的2居一廚一衛作為計費標準的,如果建築面積超出100平米或是超出標準的隔間要求,消費者都需要另外加錢,所加收的部分是無法享受套餐優惠的,裝修公司會另外按照“正常”的價格向你收取,這裡的正常是加了引號,可能價格要遠高於合理價格。所以業主在購買套餐裝修前一定要明白該裝修公司套餐裝修的定義,搞清楚了再籤合同。

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業主也要明白套餐裝修並不是所有東西都包含,例如牆體拆改、電視背景牆等個性裝飾部分是不包含的,還有超出標配項目或數量之外的項目也是不包含的,這些在套餐裝修中都做了限制。還是以X88套餐為例,裝修公司在套餐中限制了100平米櫥櫃只包3延米,不懂延米是什麼概念的業主,往往認為夠用了,延米是正面米數+側面米數,所以正常情況下正面米數+側面米數後櫥櫃3米是不夠用的,那最後業主也只能再加錢。有些裝修公司套餐中,櫥櫃並不包含拉籃、米桶、抽屜等,業主在看了樣板房時誤以為自己家櫥櫃跟樣板房一樣是包含了所有的,而忽略了認真審核報價單,最後明白過來卻被要求加錢。還有例如廚房推拉門,100平只包3平方,而一個標準雙扇推拉門寬1.8米,高2.2米,就需要3.96平方,超出部分還是要另外加錢。所增加的費用不一定是套餐裡的優惠價。

上述這些問題,如果在簽訂合同前雙方約定清楚還好,最怕的是簽訂合同前商家做了隱瞞,等裝修中了才提出,業主最後只能被迫增項加錢了。

常見的套餐裝修陷阱有哪些?

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1)價格陷阱 漏項處處有

價格應該是在整個裝修中業主首要參考的指標,裝修公司正是抓住客戶這一心理點,制定了一些價格較低的套餐。但一些公司會以低價做宣傳,而在後期中逐漸增額增項。所以作為消費者,不要一心想到圖便宜而鑽進了裝修公司設計好的坑。

(2)品牌誤區

套餐裝修裡面的主材是重要部分,裝修公司會以大品牌、低價格的宣傳來吸引客戶,而事實上,等業主籤合同交定金的時候,真正供客戶選擇的品牌以及產品是少之又少。而且所謂的大品牌其實在市場上也就是一個普通品牌。

(3)工程質量陷阱

家裝套餐裝修模式和傳統的家裝修模式一樣還是由基礎工程和主材部分兩大部分組成,所以有些公司為了節省基礎裝修成本,要麼降低基材品質要麼會安排技工水平相對差的工隊施工,用來降低基礎工程成本。所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就得了解公司給消費者提供的基材品質,至於技工水平就得了解公司的品質還有是否有一些可控制工程質量的技術手段。

(4)免費設計陷阱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裝修市場,不少家裝公司還在裝修套裝中打出“免費設計”的優惠促銷活動。然而,個別家裝公司先報出較低的裝修套餐,後輔之以免費設計承諾,勸說消費者交納定金,然而當真正下單簽約後,設計師是不會去工地的,或者裝修設計人員根據上門測量結果出具的裝修預算卻遠遠高於消費者選定的套餐。此時,消費者一旦反悔,就無法要回定金。

(5)升級噱頭

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任何商家推出的活動基本上都有贈品或者是免費項目,這確實也是吸引客戶一大賣點。免費升級、加價升級、免費贈送……家裝公司會試圖用很多的活動去吸引業主,而實際上,客戶得到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或者原本就屬於客戶的一部分,只是在商家的營銷手段下“被蒙了”。

如何辨別裝修套餐中的陷阱?

裝修套餐真的省錢嗎?“套”你沒商量

技巧1:看包含項目有多少

套餐都是包含一部分主材和一部分施工項目,套餐性價比是否更高,首先應將其包含的產品和施工項目數量做比較。套餐中包含的產品和施工項目越多,就越划算。比如在潔具套裝中,可以看看是否包含淋浴花灑,單獨購買淋浴花灑需另花100元左右。

另外,可以看看套餐包含的門共有幾樘,有的套餐內含3樘,有的則是4樘,有的套餐內的門還不包括門鎖、門吸、合頁等配件,需要消費者自己另行購買。消費者可將所需的產品數量配置齊全之後,再去比較價格是否合適。

施工項目方面,有的公司會稱自己套餐含地板,但不含地板的鋪裝和輔料費用;有的公司稱套餐包括櫥櫃,但不包括櫥櫃安裝費用。這些都是需要業主認真細比較的。

技巧2:看配件是否包含在內

業主應該關注一些產品配件。如潔具安裝中,所需用到的軟管、八字閥甚至玻璃膠等產品,是否包含在套餐內。如果不包含在內,則需要自己多加比較。這些產品配件會在裝修支出中佔到一部分,如果能夠包含在套餐之內,可以省下不少的開支。

技巧3:看產品品質

比較產品品質。雖然套餐的價格看起來相差無幾,但各套餐只是標出了品牌名,其實具體型號、規格、出產日期並不相同,因此套餐的產品品質還存在一定的差別。如果業主對兩家公司的套餐拿不定主意,可以比較下產品的品牌,看哪個公司的大品牌產品更多;如果品牌相同,則需要比較同一價格系統下的產品型號了。因為即使品牌相同,型號不同的話產品品質相差也很大。“消費者本身無法辨別質量,可以採取看價格的方法來評判高低。”比如同是蒙X麗莎的瓷磚,可以在公司的展廳中查看具體是蒙X麗莎的哪些型號產品,然後再去市場上比較其售價,售價高的產品可能品質更好一些。

技巧4:套餐外項目也要看

業主應該看看合同中已經包含了哪些項目,這些項目是否足夠完成整個裝修,如果不能,那還需花多少錢。也就是說除了比較套餐內產品,還應該比較套餐外的一些項目。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比較呢?

首先應該比較施工項目單價。就套餐來說,大多數不包含鏟白灰、原始管道改造、原始牆體修補、強弱電箱移位等工程,而一些個性化項目如異型吊頂、石膏線、包立管等也需要單獨計價。一旦這些是消費者自身需要涉及的項目,就可以將這些項目的單價拿來比一比,看看使用的是什麼材料、單價如何,其中可以看出不少的門道來。

目前家居市場上套餐裝修越來越多,正在為裝修頭疼的人似乎有了新的選擇,而實際上不少套餐看似“餡餅”,實為“陷阱”,不懂裝修的業主圖省心選擇了裝修套餐,很容易掉進裝修公司的陷阱中,造成後期費用超額。因此,在簽訂套餐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其中各項條款,對於不清楚地方當場與裝修公司溝通清楚,以免給後期裝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最後建議大家,在簽訂套餐協議時最好有專業內行人員陪同簽訂,從而避免增加過度不必要的開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